襄阳:襄州城管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顺利通过市督导组检查
本网讯 通讯员曾祥玉报道:3月12日下午,襄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一行来到襄州区城管执法局检查第一环节工作开展情况。检查组在听取了该局主要负责人杨全新所作的第一环节工作情况汇报,详细询问了解活动开展的细节,并查看了有关资料后,对襄州城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襄州区城管执法局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安排部署,在系统内通过党委研究会、全体动员会和中层推进会,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层层传达,全面部署。通过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教育引导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明确目的任务、方法步骤,按照省、市、区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扎实认真开展各环节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提高认识 有序部署 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
城管工作与群众打交道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焦点问题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夯实城管工作的有力抓手。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将区委印发的《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与城管执法局工作实际相结合,在系统内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实施内容、步骤及方法、要求。
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人杨全新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刘丹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执法中队及环卫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督导组、综合组及协调组,对机关各科室、各执法中队及环卫所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程检查指导,并做好上传下达,及时报送相关资料。
三是广泛动员,扎实开展。按照区群教办活动安排,目前城管系统正在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工作,出台了第一个环节“二十个一”实施细则,逐条逐项开展,确保既定任务圆满完成。2月20日,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局领导班子和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80余人参加了会议,局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并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全面安排部署。2月24日上午集中观看了《阳新县长达13分钟的暗访短片》,下午又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局所属二级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收看。3月6日,召开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中层以上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了《襄州区贯彻落实<湖北省解决党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强调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积极筹划 精心组织 确保学习教育不流形式
制定学习计划和集中学习时间安排表,确保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每名班子成员按照集中学习时间安排表的安排带头讲党课,局班子成员要在分管单位和联系点讲一次党课,目前局主要负责人杨全新和分管环卫所的副局长卓俊超两名班子成员按要求讲了党课。
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除学习重要文件、教育读本、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学习资料》和《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等书外,还结合本局实际,编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印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发放给每位工作人员,做到人手一册。通过采取收看视频会、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讨论、在线学习等形式,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撰写2万字的学习笔记,其他工作人员每人至少撰写1万字的学习笔记。举办了一期学习专栏,张贴学习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开展“勇当排头兵,争做城管好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对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六个表率”,深化“假如我是城管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成果。鼓励机关各科室、各执法中队及环卫所行业有标兵、单位有先进、窗口有示范选树好典型。目前城管系统已涌现出省劳模王宏玲、襄阳百杰朱建胜、优秀中队长任志学、优秀网格长王先锋等一批先进典型,并在组织开展了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系统内掀起向身边典型学习,争做“人民满意好干部”的良好工作氛围。
深入自查 开门纳谏 确保查摆问题不浮表面
城管执法局将自查与征求意见相结合,积极收集意见建议,为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有效开展作好铺垫。
一是认真开展了“四风”问题自查。通过深入自查,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仍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形式主义表现在一是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有的学用脱节,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二是落实不力,工作疲沓。有的党员干部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官僚主义表现在一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二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中层干部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少数执法人员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有的执法人员具体工作中碍于情面不敢抓、不敢管。享乐主义表现在一是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有的党员干部思想意志消沉、理想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追求物质享受。二是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混日子。
二是通过襄阳政府公文网向区直各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100多份,向群众及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函80条份。通过对征求意见归纳汇总出意见及建议三类六条,一是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有待突破;二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农贸市场建设滞后,占道经营经常反弹;四是无人管理小区及还建小区管理未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城区飞扬洒漏时有发生;六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干部责任心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城管执法局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充分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实际,着力整改,切实打造“百姓城管、服务型城管”。
结合实际 深入一线 确保走访调研不走过场
按照全区“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安排,城管执法局班子成员还深入到基层联系点听取意见,走访基层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了《领导班子换位体验、“三进三促三解决”活动情况》,对照工作职责和包社区包片管理的分工,对每名班子成员走访时间、走访人、走访对象、反映问题及完成情况都进行了明确。通过开展换位体验,全方位、多层次听取群众意见,对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和群众要求服务的事项,从快从速办理,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同步进行整改和专项整治。
进社区走访调研,解决无人管理小区及还建小区内长效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和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滞后的问题。一是城管局主要负责人杨全新带领分管局长及各辖区负责中队长深入长安市场、张湾市场、金华市场、南车集团内部农贸市场等市场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到市场存在缺乏高点规划、建设水平不高、管理主体不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城区农贸市场在建设与管理、经营与服务等方面存在配套不够、发展滞后的问题,城管局以书面形式向区政府提出了强化领导、强化规划引导、强化市场从业管理人员素质和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另外,正在交通路与航空路口筹建的公益农贸市场也已基本完成,将有效缓解长安市场压力,解决该地段占道经营问题。二是深入到红星五组社区、潘台社区和洪山头社区还建房小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这些小区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责任界定难,物业管理不规范、经费保障难,居民环境意识不强、环境屡遭破坏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形成了《还建小区入住后公共环境需重视》的调研文章,向区委提出了强化领导、理顺体制,健全机制、严格监管,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的建议。
进企业走访了解,解决“带泥上路、飞扬洒漏”及小型私营业主门前环境卫生反弹的问题。一是深入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工地及各企业工地,走访了解工地施工方出入口冲洗设施配置情况,督办工地加大二次冲洗力度,要求运输车辆做好预防撒露的围档和防护,实施源头防控,采取与交警联合执法,对违规车辆实施拦截等方式,净化城市空间。二是积极与临街私营业主沟通,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城市管理“群管群治”,邀请市民共同参与管理。在车城南路开展“群管群治”试点工作,民主推选义务市容管理群众劝导员,对门店日常市容环境卫生情况实施监督管理,变被管理对象为管理者、参与者、监督者。“群管群治”工作得到了商户及群众的普遍认可,文明行为明显增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目前,这种管理模式正向城区其它路段推广。
进村组走访调查,解决乡镇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不齐的问题。结合“三万”活动工作,深入对点帮扶的黄集镇李楼村和王庄村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并将5万元帮扶款打到帮扶村所在的村、社区,用于购买垃圾容器,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倡导实行垃圾分类管理,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