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补短板”别过了头
如今,在公厕“补短板”或改造升级中,一些地方出现了追求奢华的现象。有的公厕形同宫殿、茶舍,有的配置了取款机、饮水机、电视机、空调机、电冰箱、实木沙发等设施。面对如此堪与星级宾馆媲美的奢华“五星级”厕所,公众颇多怨言。
公厕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方便市民固然重要,但是像电视机、电冰箱、实木沙发等大可不必投入。公厕的功能和作用,说到底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生理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没必要额外加重公厕的负担。
公厕不是休闲娱乐场所,进公厕不是住宾馆,人们大多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需要太多享受,否则就要排起长队、人满为患了。
政府花纳税人的钱要“锱铢必较”,把钱用在刀刃上。要知道,我国目前仍有6000多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一些地方的钱实在“花不完”,与其把钱花在公厕的过度装潢装饰方面,倒不如用来支持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的脱贫攻坚上,那才有实际意义。
凡事要讲节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国情看,公厕不一定要建得奢华、装扮得富丽堂皇,而要着眼于卫生、方便、适用。
各地在公厕“补短板”中,切莫把公厕当作星级宾馆来建,搞成“形象工程”,应把省下的钱用来多建一些公厕,把公厕建在显眼的地方,科学合理地搭配好男女厕位比例,当人们内急时,能及时把“问题”解决掉,这才是公厕的“职责”所在。(吴旭)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