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协论坛》充分肯定市城管局飞扬洒漏治理工作
本网讯 通讯员冯敬怡报道:近期,《政协论坛》节目组邀请市城市管理执法督察大队副大队长张鹏作客《政协论坛》,介绍治理飞扬洒漏工作经验。
一是严管建筑施工工地。工地管理,软硬齐抓:硬件体现在硬化进出口,安装门禁、监控摄像头、配备专业冲洗设施、配备专业清扫设备等。软的环境主要是建筑渣土处置核准制度,建筑单位或施工单位必须与有资质的渣土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协议,落实清扫保洁等各项管理制度。市城管110指挥中心还通过电子网络对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实时监控。
二是严控渣土运输企业。实行建筑渣土运输企业资质核准制度。要求所渣土运输企业必须配备密闭改装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使用专用号牌,统一标识,统一顶灯,并安装GPS定位系统,以便于管理。目前,全市区具有运输资质、管理规范的渣土运输公司有11家,车辆220台,基本能满足该市日常建筑渣土运输的需求。对这11家取得资质的建筑渣土运输企业,实行记分管理。
三是严格考核,实现管理全天候。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以及4个主城区交叉检查的方式对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企业进行检查考核,为每个工地配备了2名“城管秘书”,专人专岗为施工企业做好服务。
访谈中,张鹏也谈到了治理飞扬洒漏工作中的无奈。
一是“大的管住了,小的没管住”。市区内建筑施工现场已实现全面管控,飞扬撒漏、带泥上路的问题已基本杜绝,但是小的零星污染还时有发生,比如同样属于渣土管理范畴的建筑装修渣土运输与处置管理还不到位。
二是“出口管住了,进口没管住”。作为“出口”这块的建筑渣土已基本管控住了,但是作为“进口”这块的砂石等散体物料的运输,还未得到有效的监管。
三是“动态的渣土运输管住了,静态的渣土堆放没管住”。目前该市的建筑渣土处置主要是市场内部调剂(一方出土,另一方回填),因为市区内没有一座建筑垃圾消纳、调剂、综合利用场地,常常导致建筑渣土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现象发生。
市政协常委彭广全、市政协委员杨学耕还就治理飞扬洒漏工作提出了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齐抓共管等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