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接受省专家组复查
本网讯 通讯员徐黎明报道:8月8日至9日,由省住建厅组织的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专家组一行莅临黄石,对该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全面复查。
2007年黄石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通过首次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今年是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年,湖北省住建厅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对该市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住建部将于12月组织复查抽查。
近几年来,该市以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首次复查为新起点,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环湖景观、临江景观、沿山景观、道路景观绿化“四大工程”,精心打造绿化、彩化、花化、香化、美化“五化”园林,城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4.8亿元,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221.5公顷,其中新增170公顷、改造51.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34%和38.64%,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为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黄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组听取了叶战平副市长对三年来黄石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工作汇报,观看了黄石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专题片,现场察看了国家矿山公园、铁山复垦林、光彩山植被、磁湖北岸景观、团城山公园樱花带等城市园林建设,检查了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金广厦棚户区、中治污水处理厂、红旗桥垃圾中转站等环保、环卫、市政和保障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专家组对该市依托山水自然资源、建设宜居城市,环湖沿江滨水景观浓墨重彩,道路绿化风景连线蔚为壮观,公园和庭院小区园艺造诣独具匠心,开山塘口生态植被恢复成效显著,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居全省前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完善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前瞻性的建议:一是加强黄石市城市“绿线”管制工作。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如对重点地段挂牌保护、公园绿地设立“绿线”控制公告牌、钉立界碑界桩等,扩大城市“绿线”管制公告的广度和深度,更有效的保护山体、水域和城市绿地。二是严把公园绿地建设“关口”。公园绿地规划方案、施工图要通过园林主管部门审核审查,按图实施,园林部门要参加工程竣工验收。三是加大黄石市园林绿化管养资金投入。管养资金年度增长水平符合绿化建设年度投入比例,园林绿化管养投入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1元/m2)。四是加快建立黄石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园林绿化统计指标、考核指标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网络化,绿化管养监测实时化。五是进一步提升黄石市公园绿地品质。园林景观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充分利用宿根开花地被、园林花木,营造高品质的公园景观。六是水体治理目标要达到水体干净能力。大量使用沉水植物以提高水体水质,水岸线提倡使用木本亲水乔木如池杉、落羽杉等。七是林荫停车场和城市植物园建设要快速起步,山体连通要注意生物通道。八是针对黄石工业老矿区土质贫瘠等实际,适当推广乡土树种;在城乡结合部建设混交林,形成生态森林后续景观。九是加大社会自备水厂管理力度,使其管网水水质和设备管理提升到公用水厂的水平。
市人大副主任汪斌、市政协副主席乔昌咏等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