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恩施州正文

利川:构建大城管 形成大合力——城市建设管理调查报告

2013-12-17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构建大城管 形成大合力 建设大美利川
——关于利川市城市建设管理调查报告

  本网讯 通讯员王斌、王洪钦报道:推动新型城镇化步伐,是党中央做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利川市如何借这一春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建设管理要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当前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发展水平如何?优势何在?特色彰显何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数量分析、理性比较等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基本情况】

  利川作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域副中心城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资源最强、区位优势最明显,城市建设从某个方面代表了全州除恩施市以外的建设步伐和水平,通过调查,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喜忧参半,不容骄傲。

  从好的方面看

  区位优势彰显,吸引力不断增强。武汉大学张教授对我说:“现在我和老伴退休了,每个暑假我们哪里也不去,只到利川来,为什么呢?喝喝神豆腐、听听山民歌、呼吸呼吸干净凉爽的空气,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哟”。利川素有有利之川的美誉,东接州城,火车40分钟到达,高速1个小时到达,318国道1个半小时到达,到武汉只要7个小时;西接重庆万州,利万高速建成指日可待,到重庆只要3个小时,利川是湖北的西大门,重庆的后花园,处于我国四大火炉的圆心,地处北纬30度,主城区海拔1000米,气候宜人,特别是拥有亚洲第一洞、龙船调故乡两张世界级名片,现在利川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已经出现井喷现象。苏马荡火热的建筑场面、城区酒店一房难求的现象印证了我们利川正成为全国旅游、居住的向往地和目的地。

  骨架已拉开,规模已出具。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李好文告诉我,现在我们城区面积已经达到66.66平方公里,到2020年,我们的主城区人口将达到30万,去年我们花了1200万对城区进行了详细规划,今年开工项目100多个。按照改造老城、扩展新区的思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骨架已经全面拉开。笔者看到南环大道东西两边大道正在迅速延伸,主题公园正在加紧建设,一栋栋大楼正拔地而起,一条条断头路正被合力大桥、基斯顿大桥、黄石大桥连接,几千盏LED节能灯正欢快的亮着,一条条主次干道干净顺畅,华灯初上时刻各个广场人们正跳着欢快幸福的广场舞,工业园区机器轰鸣,齐岳山上风机正加紧发电。到处是一片建设的热闹场面。

  资源禀赋强,发展空间大。吐祥镇的镇长说,好可惜我们没有利川的这些大资源。利川在三个产业上的资源都很富集,有很多还是独一无二的资源:洞穴资源全、美、奇、多、大;天然气、风力等绿色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烟叶、黄连、茶叶、山药、坝漆、莼菜已经走向国际舞台。清江河穿城而过,给我们的城市注入的生机和活力。利中盆地面积广阔,发展适应力强大。这些都为利川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不足的方面看

  交通压力大。利川主城区主次干道总长度大概为40公里,而现在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4万辆,还不包括乡镇进城车辆和外地来的车辆,所以城区交通压力巨大。这是由于断头路多、进城道路稀缺(北门进城路只有一条,西门进城路目前只有一条)、南北通道狭窄、循环路没有形成、公汽停靠点、停车位稀少等原因所致,所以经常发生堵车现象。

  布局不合理。腾龙洞张总说,利川城这么好的地方,可惜了。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难在短时间恢复的大课题。主城区面积在全州都算是名列前茅的,但我们现在看到处是私房、到处是小产权房,并且修建极端混乱,基本上上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一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功能设置不明显,随意性大。

  社区建设严重滞后。两个街道办事处10几个社区,我们仔细分析发现,没有一个社区功能齐全、规划合理、管理井然,应该说是有社区名称而无社区建设。做的较好的前进社区由于辖区扁长,人口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很大,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说,很多事情处理起来真的无从下手,有时候就是找个人就需要十来天,有的人员还根本找不到。

  城市功能差。2009年我们开展了千人大问卷活动,在我市存在主要问题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城市功能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场所少,每到夜晚,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主要集中到逸园广场和滨江路一带,而滨江路一线可供娱乐的设施十分匮乏。二是农贸市场少,属于公用的农贸市场只有大北门市场,但该市场又处于小区之内,交通瓶颈突出,可容纳性很小,南门菜市场完全属于私营行为,农民卖菜进入性没有。利川是农业大市,高山蔬菜面积大产量大质量好,吸引了重庆宜昌等地批发商到利川批发蔬菜,照说利川成为一个蔬菜批发中心完全可能,但由于批发市场的缺失导致了该条农民增收路迟迟无法实现,农民进城卖菜难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了。团堡长庆刘大妈每晚深夜搭车进城卖菜,经常被城管人员制止,老实的大妈欲哭无泪,不知所措。同时城管执法人员也叫苦连天。三是停车泊位严重缺失。住在国泰大夏的吴先生说,他想买车,但又不敢买,因为买了车不知道停在什么地方。我市的几条主干道只能保运行,根本不能设置停车位,加之社会化停车场的缺乏导致了我市停车难这个问题一时间很难解决,如果发展下去,会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进程。

  【原因分析】

  建设一个有品位,有特色的城市重点是要找准薄弱环节并不断弥补,总的来说,利川城市建设阻碍因素还不少,不可忽视。

  定位不准确。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定位的准确性。利川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中,首要的应该考虑这个城市的形象和品味性。按照这个思路就应该把最好的地盘拿来修建公共场所、公园、展览馆、剧场。现在我们看这个主城区,工业园地在里面,居民住宅在里面,各个房产开发商在里面、各个商场在里面所有市直机关在里面,各个中小学在里面。全部都挤在这个不大的城区内,加之火车站、高速出口都在城区内,容纳度严重超标。更为严重的是三违建设屡禁屡建,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规划、建设、管理联合度不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市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各自为阵现象突出,现在是:规划在墙上、建设没特色、管理没保障。职能部门各唱各的调,可悲的是有时候还互相推诿,如我们在改造清源大道过程中,要求各管网部门要把管网要装到地下,现在大家看清源大道的管网依旧乱七八糟。有的工地只求利益的最大化,损坏了道路、人行道、绿地,侵占了公共用地,污染了城市环境,有的大老板还公开威胁执法人员。

  发展环境不优。利川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从硬环境来说,大交通便利,小交通落后;资源和环境破坏加剧,如各个景区周边建设混乱;从软环境来说,吃拿卡要依然存在,搭车收费依然存在,借机敛财不时发生,部门推诿大量存在。

  城市管理难。突出体现在执法没有保障,执法主体没有得到体现。一些小摊小贩公然暴力抵抗执法,一些媒体持偏见,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管理者身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无限扩大和歪曲一些事件。

  城市意识弱。城市建设容易,但城市意识的薄弱正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最大杀手,利川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城市面积和人口正加速增长,但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却还需要长时间的培植。我们在街道上到处可见逆向行驶、翻越护栏、乱吐乱扔、乱穿乱跑、损坏花草。自今年以来,偷盗路灯线缆行为已经损失了近100万元,树木损坏近200颗,景观设施损坏50余处,人行道污损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对策和建议】

  要完成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的宏伟目标,需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又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干下去,统筹规划,多方举措,艰苦奋斗,不容刻缓。

  施行大规划,书写大手笔。要把66.66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好,首先是要把这个城市规划好,要科学的进行功能界定和划分。笔者认为可以把主城区化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普安至大塘一线定为教育区;党校至元堡一线定为工业园区;天桥周边定为商业区;清江河两岸打造成休闲娱乐区;南环大道定为办公区。重点发展新区,不断改造老城区。在南环大道打造示范街道和绿色街道,在龙潭村打造土家吊脚楼景观带,从牌楼到腾龙洞打造水杉植物园和杜鹃花景观带,并修建一座大型剧院,将腾龙洞景区建设作为当前我市旅游升级上档次的突破口。

  构建大城管,形成大合力。今年我们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预示我市城市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关键是要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盘棋下到底。建设部门在建设中要硬性规定建筑工地公用设施的跟进和保障,管理部门要事前介入,事后跟踪,严管重罚。要加快科技的投入,建设数字化城市。

  建立长效机制,见到大成效。要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整漂亮、搞通畅的基本要求,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证市容的良好。环境、卫生、交警、运管、质监等部门要切实履好职责,多管齐下,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形成会商制度。

  营造大氛围,彰显大形象。一座城市最美的地方在于人们的文明行为。我们要弘扬正气,抵制陋习,打击违法行为,用强大的舆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气场展现利川土苗儿女的“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利川精神。我们还要“土”起来,要把土家族的习俗展现在我们的建筑、饮食、衣着、节日活动中来,至少要从我们的少数民族干部身上有所体现。要让龙船调、摆手舞、肉连响进到景区、机关、企业、社区和学校中去。要培养利川形象代言人、组建推介团到大媒体大城市去推介利川的风土人情。通过外树形象,内强功能,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一个大美利川的愿景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