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石正文

黄石:排水管理紧罗密布防内涝

2013-03-2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伴随着2013年雨季的来临,黄石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防汛工作。我市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是比较典型的盆地内涝型城市,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城市排水系统正是城市生命之肾,如果这个“肾脏”功能不足,不仅会导致频繁的排涝不畅引发城市内涝,还可能进而引发城市传染性疾病的蔓延。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防汛工作丝毫马虎不得。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以来最强降雨。在这场暴雨中,37个生命骤然离去,令人无比悲痛。 这场暴雨灾害也引起黄石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戴永林对于城市防汛排水能力的反思,因为近年来,武汉、南京、上海、北京都出现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内涝、积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这给我们黄石防汛部门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防充分做好战前准备。

  排水管理处下属各泵站所,所长,副所长在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后带领泵站全体员工对管辖范围内的泵站(胜阳港泵站,青山湖泵站,花湖泵站,上窑泵站)进行了一系列的维修和清理,两位负责人和一线人员一起检修泵,换盘根,换黄油,上机油,下井盖掏淤泥。花湖泵站一位老职工不顾个人安危,爬上十几米高的行车,对泵进行清理和保养。在领导的带动下,工作在泵站的一线人员干劲十足,每日加班加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黄石市为何会出现内涝?如何控制内涝?据了解,导致黄石市出现内涝,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我市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下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老城区和团城山新区地下管网结合的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尽管城市人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但排水标准并没有与时俱进。重造城市排水系统已不现实,只能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多采用雨水蓄积工程、增设紧急避险点、强化气象预警、交通管制、排水设施日常维护等来应对。

  城市排水系统有“城市的良心”之称,这是因为这些深埋在地底的公共设施投入巨大却“看不见”,难以体现政绩却又关乎所有市民的生命安全。我们期待城市的管理者勇担责任,把更多预算留给“看不见”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保证排水标准提高到应有的水准,使市民碰上大暴雨也能平平安安(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