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规范基层执法 打造法治城管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
执法靠的是人,因此队伍建设是规范基层执法的基础。市城市管理局以学习推动、典型带动、规范促动的方式,将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守护城市的“铁军”。
在该局制定的学习计划中,除了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基本内容,还每年邀请专家领导、法学教授讲课。同时开展县市城管执法骨干实践培训、全市城管执法队员封闭式集中轮训、城管系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进一步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处理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该局积极利用榜样的力量,推荐“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十佳城管人”、“宜昌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李西全申报宜昌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并成功当选,严格按照“政治思想素质硬、城管职业道德优、执法管理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标准,评选出宜昌市首届“十佳人民满意城管执法队员”,进一步发挥了“执法典型“效应。
此外,市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当前城管执法面临的压力和困境,以“法治城管”指导全局依法行政工作,出台一系列“意见”、“禁令”等,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素养。
用制度严格规范执法权力的运行
有制度才有规范。为贯彻落实好涉及城市管理的33部法律法规,市城市管理局以执法“四制”为基础,建立了新“四制”,即集体审议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法律顾问制度。
同时,该局研究起草对应规范性文件。在省级层面上,代拟《湖北省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及起草说明,期望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工作程序等重大问题。在市级层面上,代拟并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宜昌市城区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工作考核及责任追究办法》及实施细则,防违控违责任落实到村居。针对全国频发宠物伤人事件的实际,他们联合公安、畜牧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区养犬管理的通告》,明确三部门职责,进一步规范城区饲养犬只行为。
市城市管理局还开展行政审批“四减五制三集中”工作,严格实行窗口受理制、首问负责制等五项制度,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从5项减为1项。城管体制改革后,重新绘制行政权力内外部权力运行图。结合市区城管体制改革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确认,规范市区两级城管行政审批范围、流程和对接等工作。
树立为民管城理念破解民生难题
对于城市管理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如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市城市管理局绝不纵容,始终保持强势打击的姿态。
在推进防违控违工作中,该局举办城区防违控违培训班,普查城区违建现状,加大新增违建拆除力度,建立由市征迁拆违考核督查组、市政府督查室、市城管局城监支队组成的三级督查体系。仅今年就组织各区拆违15.2万平方米,违建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而在治理占道经营顽疾的过程中,他们按照“主次干道严管、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疏堵结合治理占道经营。凡当事人不按时接受经济处罚的,申请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成功取缔了困扰群众出行的环城东路马路市场,疏导环城东路800余户流动摊贩进入CBD夜市经营,引导陀螺运动爱好者在指定地点锻炼,有效解决了群众健身与噪音扰民、行路安全之间的矛盾。
此外,他们还对广告招牌进行整顿规范,基本做到“减量、提质、安全、美观”。加强建筑渣土管理,较好解决渣土污染城市环境问题。(冯进容、向安静、胡凯)
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