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多举措治理清江污染
本网讯 通讯员王启志、牟新报道:3月15日,利川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保护条例》,聚焦清江保护。该市将“从强化清江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建立联动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等方面,加快推进清江源保护等四大项目,还清江河一江清水。
该市高规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江保护委员会,定期研究解决清江保护问题;建立和落实好保护委员会例会制、流域负责制、部门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河段长”负责制,强化对各级各部门的环保考核和责任追究,建立起全社会关注支持清江保护的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开展清江流域综合整治系列行动,将实施工业治污、汪营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清江流域垃圾污水治理、非煤矿山及非法打沙淘沙整治、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5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清江沿线污水乱排、垃圾乱倒、山体乱挖、房屋乱建“四乱”问题,切断清江污染源,加快推进清江源保护、汪营集镇污水处理厂、合力大桥排污口整治、城区西门段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建设进度,扭转污染加剧不利局面;加大争取力度和推进力度,实施好包括14个乡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在内的34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借力环境治理项目,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涉水执法,抓好水源地保护与开发,努力还原清江沿线山青水绿面貌。实施工业治污、非煤矿山整治等五项专项行动;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加强机构人员、资金及考核保障,在涉及乡镇先行成立环保工作站,探索试行环境保护“一票否”,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清江,古称夷水,因水质清澈而得名,发源于齐岳山脉清江村,全长428公里,是恩施州最长的河流,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其中,利川境内长约92.2公里,也是利川人民的“母亲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利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因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保障乏力,群众意识淡薄,生态执法秩序时冷时热,致使清江污染治理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