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门正文

荆门:推动生态荆门建设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2014-05-0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推动生态荆门建设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荆门市实施五大工程加强竹皮河城区段综合整治

  本网讯 通讯员雷汉卫报道:为切实营造良好城市发展环境,推动生态荆门建设,荆门市按照“满足防洪、筑坝蓄水、彻底截污、生态补水、岸线修复、环境优美”综合治理原则,采取面(点)源治理,达标排放;增管扩容,彻底截污;生态补水,净化水质;河床清淤,优化断面;景观修复,提升品位等措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段实施、逐步配套,重点实施截污清淤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河道改造工程、设施配套工程等五大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水清、水满、水生态、成景观”的竹皮河综合整治目标。

  截污清淤工程。一是截污。新增及改造截污管道35.24公里,其中在浏河两岸、海慧沟两岸、竹皮河城区段南岸新增截污干管13公里,改造更换截污干管9.7公里;沿沿河路新增截污支管12.54公里。二是清淤。对浏河上游、海慧沟上游、江山水库及下游等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清淤,总清淤量为153.5万立方米。

  生态补水工程。保留现有的4个拦水坝,在汇合口上游分级增设拦水坝12个,蓄水量约25万立方米。近期采取四干渠水电站调水、沿岸设置雨水调蓄池、海慧沟、三三〇污水处理站及夏家湾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中水回补等措施调剂补水;远期结合水务部门引汉济荆工程对城区段进行生态补水,以改善竹皮河水质,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系统。

  河道改造工程。一是优化河道断面形式。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夏家湾污水处理厂上游河道二级平台至河道内侧断面进行局部优化,通过采取植被覆盖等措施,提升生态效应和观赏价值;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采取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采用抛填河滩卵石、石笼、木桩、草坡入水等多种驳岸方式,兼顾防洪及生态的双重需求,对夏家湾污水处理厂下游进行二级复合断面改造。二是景观改造。沿河道采取多样性的植物配置,构成陆生、湿生、水生多层次的绿化群落。新建汇合口公园、江山湿地公园,着力构建一条绿化背景深厚、景观效果延续、玉珠串线的绿色生态廊道。

  设施配套工程。一是完善沿河道路系统。改造荆门桥、荆西桥,拓宽北门桥防洪通道;贯通沿河路,对现有的沿河路路面进行维修改造,提高道路档次;沿河设置滨水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实现防洪通道与景观慢行系统有机结合。二是沿线风貌改造。严格控制河道保护范围,对沿河两岸建筑立面进行统一改造,实现竹皮河沿线的风格完整统一。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在竹皮河两岸设置凉亭、休闲座椅,配建环卫、路灯等公用设施。

  面(点)源治理工程。一是上游源头的面源污染治理。对海慧沟源头鹰子岩水库、王郎沟水库至荆烟二号桥段5.46公里以及浏河源头圣金山水库、周窝水库至凯龙集团停车场段6.5公里的村(农)庄,采取生活污水、畜禽、渔业养殖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总量控制等措施进行面源污染治理。二是沿线部分企业的点源污染治理。督促荆门石化、荆门热电厂、凯龙集团、金龙泉集团、百科药业、市一医、市二医等重点污染企业实行点源污染的深度治理,更新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污水处理工艺,切实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水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