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需要发力精细化
城市道路及公共区域责任区地面垃圾停留不超过5分钟;屋顶广告基本色调、造型、尺度、风格等应与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建筑自身特色和风格……近日,浙江省绍兴市颁布城市管理工作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为什么城市管理要向精细化发展?城市管理精细化是决定城市管理水平能否提升,能否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满意的关键。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市一处电缆线坠地,多次绊倒路人,但却无人担责,虽经媒体多方调查,但也未找出该谁负责、担责;因运营管理和收费标准不明确,某小区建了100多个立体停车位却没使用过,成了摆设。如果城市管理能够细化这些责任和标准,问题将迎刃而解。
怎样做到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精细化的前提是科学化。西部某市的洒水车,在零下10摄氏度甚至路面结冰的情况下依然照常洒水,多次致路人滑倒,引发交通事故。虽然有多样的解释,但无法否认的是,城市管理缺乏科学化。相反,某城市摒弃“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保留落叶景观”,科学、清晰地规定了哪儿的落叶需要清扫,哪儿的落叶可以保留,保留到什么时间,得到了群众普遍称赞。
对于已经做到精细化的城市而言,需要更加细致,因为,现代城市管理,需要精细化到锱铢必较的地步。比如绍兴市在城市保洁上规定,主干道洒水防尘作业每天4次、清洗每两天1次,次干道及支路洒水防尘作业每天3次、清洗每周两次。但还可以更细致,如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及道路通行情况,对作业的时间进行划分。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对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更高要求。
只有这样,城市管理才能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关育兵)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