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恩施州正文

利川:新华扶贫换新颜

2017-12-2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李军报道:“我们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走那些烂路了,现在的生意也好多了,我们村种的茶叶也有人愿来上门收购了,真感谢城管局这几年来驻村帮扶所做的贡献。”12月21日,经常跑利川市毛坝集镇的新华村乡村客运司机张师傅深情的向笔者说道。

  2015年6月16日,利川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正式进驻毛坝镇新华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经过近3年的精准脱贫帮扶工作,如今新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新华村位于毛坝集镇西北部,总面积8.6平方公里,距离利川市4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与兰田村相连,南与马鹿村接壤,西与双河村为界,北依咸池村。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225户,861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29人。

  进村入户 制定方案

  “初到新华村,感觉这里是一个好地方,只可惜通村公路由于没有硬化,进出很不方便,这里的产业发展落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新华村的村民很纯朴,并有一股强烈脱贫的迫切愿望。”利川市城管局驻新华村第一书记付兴忠如是说。

  进村以后,首先召开村支两委座谈会,听取该村村情汇报,了解整村现状,分析致贫原因。然后入户了解村民所需所急之事,走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及非贫困户,拜访了村里的退休老干部职工、在职教师和村医,充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召开村支两委、小组长及村民代表大会,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结合该村现状,共同商议脱贫方案,按照“六个精准”拟定脱贫计划,结合入户了解收集的村民意见,对照“五个一批”制定脱贫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富,必须先修路。首先解决进村路,还要解决一些小组的断头路和生产入园路,必须还要确定一个村级主导产业,要有长期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富起来。

  多方协调 有序推进

  “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村民的生活用电和吃水问题,重点在一组、九组、十组用电非常困难,白天用电饭煲煮饭就不行,更何况揉茶机加工红茶就望尘莫及了;四组、五组、九组吃水也是一个很大问题,每逢干旱季节,要到10里外的地方挑水吃。”该村支部书记张功榜激情地说道。

  付书记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后,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2015年11月借农村电网改造之际,为村里新增了3台变压器,升级改造1台,如今全村通电率达100%。当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为解决吃水问题,亲自现场踏勘新建水池地点,为村里新建水池5口205立方米,敷设管道18000米。如今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和吃水问题。

  “付书记,我们村里的这几条路到底能不能硬化嘛?”

  “当然要硬化呀!”

  “是不是还要等个三五年后,你们都走了才能硬化哟?”

  “请你们相信党委、政府,这条路绝对会在我驻村期间进行硬化的。”这是2016年春节之后,该村的几位村民与驻村书记的一席对话。

  硬化通村公路成了付书记的心里病,一天没有得到解决,一天心里就不舒服,自己进出村里也和全村老百姓一样不方便,于是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立争早日将通村硬化工程解决到位。通过多方努力,通村公路于2016年的8月正式动工,这下村民看到了希望,终于在2017年的3月一条宽5.5米,长6.5公里,投资261万元的通村公路硬化正式完工。

  据悉,该村还另外争取项目资金96万元,用于新建小组生产入园路20公里,维修组级路7.5公里,现在公路通组率达100%,入户率90%以上;并筹资12万元新建了滚水坝桥一座,筹资13万元维修拱桥一座;并硬化了到杉木村、桃花村的连接循环公路8公里,新建了七组便民桥一座,如今新华村公路呈现网状,互联互通,出行更加方便了。

  建好阵地 服务于民

  “现在好了,村办公室也修得这么漂亮,办事可以不出村,我们每天下午也有地方跳舞了。”三组村民刘女士高兴地说道。

  原来的村办公室,由于年代长久,已不能正常办公。解决阵地建设,服务广大村民也成了付书记的心病。于是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修建村办公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的位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共争取资金68万元,其中34万元新建了240㎡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9万元修建文化活动广场700㎡,5万元修建百姓大舞台。

  为打造“美丽家园,清洁乡村”的新华村。根据新华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淳朴的乡村文化气息,并考虑该村具有足够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2017年在人群聚居地和主要公路原线新建垃圾屋7座,配置生活垃圾箱20个,配垃圾清运车1辆,保洁员1名。使广大村民自觉养成不乱丢垃圾,人人爱卫生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道路旁、河道边无垃圾,保护生态环境,还我青山绿水。

  心系群众 倾情帮扶

  市城管局作为帮扶单位,认真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真心诚意地在新华村开展帮扶工作,帮扶责任人实行了全覆盖帮扶。自2015年以来,该局共为村里提供帮扶资金(物资)404860元:其中老茶园改造资金5万元,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0万元,茶叶春管发放肥料13.5吨46860元,办公设施4万元,路灯2.5万元,果皮箱1.6万元,垃圾治理经费2万元,机关职工个人为贫困户捐赠资金7000元,争取企业帮扶资金10万元(利川国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再次解决2万元资金,将再建垃圾屋6座。

  “要不是付书记,恐怕我现在还是贫困户。现在好了,虽然我上有3个老人,下有两个小孩读书,2016年底我光荣的脱贫了,我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真心地感谢付书记帮助我脱贫致富!”一组杨启华动情地告诉笔者。

  2015年7月,付书记与平日一样,在村里贫困户家里去了解致贫原因时,当来到一组的杨启华家里,看到他们一家三个老人,还有一个是残疾人,又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于是付书记给他们一家想了一条致富办法,便说道:“你们家里的人都很勤快,这样我给你担保,你去贷款5万元来搞生猪养殖。”当即杨启华激动地回谢道:“你有这样的好干部,我不愁富不起来,真心的谢谢你!”于是杨启华有了5万元的活动资金,便开始修猪舍,买母猪,养殖场终于办起来了,目前有存样生猪20余头,母猪3头,仔猪40余头,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心里很高兴,加上家里还开了一个小商店,他们一家也算是提前进入了小康之家。

  据悉,该村为解决贫困户的资金问题,充分运用扶贫小额信贷项目的政策,2017年共有35户签订了分贷统还协议,贷款额为350万元,户平每年可获得企业分红7000元;享受整合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2户24000元(2000元/户)。

  群策群力 如期脱贫

  据毛坝镇政府负责人介绍,新华村2014年脱贫1户2人,2015年已脱贫27户109人,2016年已脱贫12户54人,2017年预脱贫56户164人;全村耕地面积1063亩,林地面积9668.5亩,其中楠竹面积3100亩;该村有以茶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现有茶叶面积1953亩,其中采摘面积1720亩,户平达8.68亩,年产量达332吨,其中绿茶158吨,红茶174吨。去冬今春改造老茶园160亩,新发展50亩,主要移栽品种为“中茶108”,成活率达99%。培植了一个专业合作社——俊江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个体茶叶加工坊3户,有小型揉茶机187户187台,约占全村总户数的83%;日杂百货商店5户,有三轮摩托车等大小各种车辆139辆;村有便民服务大厅、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健全了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功能;通村水泥路6.5公里,组组通泥石路,其中四个小组已硬化了8公里,有七个小组新建了约20公里生产入园路。

  现全村共有7户26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安置点为毛坝镇集镇红茶城,现房屋已竣工,并抽签分房4户,计划年底全部入住。全村共获得生态补偿资金123273.375元,有贫困户护林员3人(丰安常、张功奇、张玉竹)。全村贫困家庭在校学生90人,其中学前22人,小学30人,初中13人,高中14人,高职7人,大专以上4人,均享受到了教育助学资金。全村的五保对象、低保对象和残疾人均按相关政策和标准享受到了专项补贴资金。

  如今的新华村,公路四通八达,绿水青山,楠竹满山,茶园飘香,村容整洁,歌舞成群,干群融洽,政通人和,村支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敢叫新华换新颜,按照市委、政府既定的脱贫目标,能够如期实现2017年整村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