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西陵区背街小巷“大变脸”
11月30日记者获悉,城区四新路2号四中教职工宿舍居民代表日前将三面锦旗和三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分别送到了西陵区政府、区住建局和区教育局,感谢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环境。
四中教职工宿舍修建于上世纪,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宿舍院内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供水管道老化,环境脏乱差,让住在这里的老师们苦不堪言。在今年7月的区长现场办公会上,该小区被纳入西陵区背街小巷改造范围。经多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目前小区改造基本完工,面貌焕然一新。
“自从2007年我区启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以来,截至今年11月,共有得胜街片区、气象台片区等50多个背街小巷及杂居小区纳入整治范围,总投资近亿元。”西陵区副区长周宜琴介绍,为了解决老城区居民出行、用水、路灯等问题,该区在连续六年的背街小巷改造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工作制度与方法。
建立“居民监理制度”,先后聘请近60名居民监理参与背街小巷整治项目的监管。居民监理从项目设计到竣工全过程参与,随时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并负责社区群众与业主单位的沟通联系、宣传解释工作。
为把背街小巷改造这件“民心工程”办实在,该区在设计和施工上从方便居民的居住、生活出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改善街巷道路、排水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居民们的居住质量。从社区物业管理用房、停车位、摩托(自行)车棚,到晾晒区、健身休闲场地等,向立面、屋顶、配套设施延伸,扮靓后的背街小巷跟新小区有得一比。
背街小巷作为老旧小区,都具有浓郁的市井文化气息。该区在改造中时刻注意对一些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修缮,如在得胜街小区改造中,就针对小区少数民族同胞聚居这一实际,专门注入了民族团结文化元素。此外,改造中还加入色彩设计,以不同颜色的地砖、涂料美化功能分区,使得小区外观更加多元。
11月26日下午,在肖家巷片区综合整治工程现场,区住建局局长李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背街小巷改造赢得了群众广泛称赞,该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方便更多老百姓。(向晶方、杨春蓉、李萌)
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