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恩施州正文

利川: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2013-11-1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查找差距 强化责任 发扬成绩
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本网讯 通讯员李中、周敏、王启志报道:今年以来,利川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在广大市民的理解和参与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迎难而上,继续发扬亮剑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推动该市城市管理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市容秩序和道路畅通明显好转

  一是联合都亭办事处、公安交警、消防、工商,对六合街25家占道的夜市大排档违规搭建的棚亭给予依法强制撤除,依法取缔流动摊点,杜绝了占用人行道、机动车道、随意撑杆搭棚、私拉乱接等行为;成功搬迁了龙船大道南门段以路为市的蔬菜交易早市,打通了城区南北交通死结;依法取缔利农巷9个占道摊点,两条纵横交错的主干道成功互通;取缔了实小门口所有占道摊点,疏导了占道摩的,确保学校师生进出的“绿色通道”的通畅;对天桥严格实行全天候管理,确保天桥行人畅通;依法强制拆除摆摊近十年的六合北路修锁和修自行车两个摊点、龙船大道和胜利路交接处的两家水果摊,圆满解决了十几年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对步行街700多个出店经营、占道摊点进行集中整治,禁止机动车、三轮车出入,实现了封闭式常态化管理。为湖北省十一届“春满楚天”地方春节文艺晚会展播颁奖活动暨湖北省2012年十大电视艺术成就颁奖会和全州“七运会”等大型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

  二是静态交通管理全面展开,在城区清源大道、江源街、金龙路、胜利路等路段设置了临时停车带,规范停放车辆“入位、顺向、头齐”,缓解了城区车多路窄、无停车场所的矛盾和城区交通压力,同时成功将中兴街占道经营的21个蔬菜摊点、31个移动小吃和沿街擅自搭建的棚具全部撤除,21个蔬菜摊点顺利搬进了大北门农贸市场。借用交警信息平台,对违规停放车辆信息实行一天一录入,5天之内未接受该局处罚的,录入湖北省公安交警管理信息系统依法处理。截止目前,现场整改、规劝超过10000台次,已对违停车辆填发罚单1667份,已接受处罚551例,录入交警信息系统的1018份,待处理的40份,交警信息系统已处理99条。依法处罚5万余元。

  三是对全城人行道占道经营摊点、占道广告牌、沿街石块、水泥墩、废弃市政设施残留物等路障实行地毯式清理排查,消除了行人出行的安全隐患。发放、张贴公告3000余份,下发整改通知书2000多份,宣传资料20000多份,依法暂扣不锈钢钢架3个、铝合金钢架2个、铝合金窗子3个,三轮车10辆、手推3辆、摩托车115辆、四方伞10余顶、水果500余斤、展示柜、货架12组、烟厂大门碟子车、电脑、功放一套、各类小商品1000余件、清理街道碎石、砖块、水泥墩6车12吨。销毁大排档伸缩伞2顶、雨棚3顶。规范坐商占道1200余起,流动摊贩500余起,清除“牛皮癣”及软广告1800余处,对占道行为依法处罚28万余元。

  坚持常规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确保工作见实效

  对城市乱象,该局制定了《关于开展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了市容秩序、“三违”行为、城区粉尘污染、夜市大排档等系列整治行动,整治之后,严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到“规范一处、管好一处”。

  粉尘污染治理见成效。一是粉尘治理中队采取错时上班、蹲点把守等方式对城区16家建筑工地实行严格监管,对违规运输行为给予现场教育和整改,对城区200多辆专门运输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车辆登记造册,对其他200多辆参与运输车辆的车主口头告知。二是对城区周边10家建筑料场及从事加工碎石、打石碑等企业或个体,配合住建、国土、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依法进行规范管理,依法限期整改,三是取缔城区主道附近从事煤炭经销的场所;四是加强对途经城区运输散体建材和建筑垃圾的车辆的监督管理,严格查处未采取防遗撒、扬撒等措施的车主,定期将违章车辆车牌号在“利川电视台和中国利川网”予以曝光;五是加大了宣传力度,给各建设工地、建材料场、车辆运输司机发放宣传单,充分利用宣传车、新闻媒体等,大造舆论声势,大力宣传粉尘污染的危害性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以及与治理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粉尘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六是对污染严重的合力建安、怡兴置业、恩施州翔宇建设、利川市八方房地产等工地进行了立案处罚,共立案18件,结案17件,教育并处罚违规运输车辆486台次,罚款15万余元,并收缴到位。七是城管委制定了《加强城区建筑工地车辆冲洗平台的管理规定》,对遏制粉尘污染作了硬性规范。

  规划执法治理见成效。该局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的“三违”工作领导小组;从城管执法大队抽调精干执法队员组建规划执法中队。按照市两办和“三违办”的统一部署,规划中队执法人员直接下派到都亭和东城街道办事处,参与对“三违”行为的巡查和查处。到目前为止,巡查发现违规建房707户,执法人员共下发停工通知书491份,责令现场整改335份、限期自拆183家、依法对顶风抢建的110家进行了强拆;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查处。该局今年共立案239起,结案148起,其中收缴罚款859202.78元,免于处罚2家,很好的配合了全市“三违”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对“三违”行为形成了高压态势;抽调精干执法人员进驻香连康健城、南环大道东段、龙船调主题公园等市重点工程项目,截止目前,对严重影响重点建设项目的112家新建、抢建行为给予了坚决查处,扫清了在建项目障碍,有效保障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共抽调近2000人次执法人员全程参与今年来的222次强拆活动,为强力推进全市“三违”整治工作和保障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

  市政建设和日常维护见成效。一是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建设工程于7月2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对清源路、龙船大道、南环大道新安装新型不锈钢果皮箱340个,全城安装可移动式垃圾箱100个;完成了体育路排水沟清淤;完成城区计划的行道树的补植,并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园林绿化管护工作;完成了西门大桥人行道维修。同时认真开展整治破坏市政设施、毁坏城市绿化行为,共查处破坏市政设施案件行为5起,查处毁坏城市绿化案件行为12起,并按标准要求理赔到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受理审批件72件,办理68件,有4件不符合审批要件的进行了说明;共清理拆除横幅6400条,商业门头牌匾、立式广告、楼顶广告、墙体广告、灯箱广告等16240块(处),依法销毁违规广告牌30余块,墙体喷绘广告8625米,涉及商家及单位3268户。

  亮化工作成效显著。该局累计完成大街小巷路灯及景观灯维修维护1300多盏,更换巷道架空电线6000多米,更换龙船大道、滨江路、火车站广场、胜利路地埋电缆780多米,抢修被烧电缆450多米,龙船大道新铺设电缆管线360米,更换清源路东段、金龙路路段、腾龙大牌楼路段、滨江北路东段和清源诗廊多次被盗电缆2600多米,更换滨江南路专用变压器一台,安装东需、岩洞湾廉租房LED路灯19盏,配合住住建局道路改造,安装基斯顿大桥专用变压器一台,迁移腾龙大道专用路灯变压器一台,更换清源路西城路高压电缆100多米,检修保养路灯专用变压器35台,整修和更换步行街、滨江路景观灯260盏,采购及安装巷道路灯550盏,采购安装体育路至滨江路接线口路灯30盏。完成清江大道、胜利路、前进路、龙船大道和腾龙大道、东城路、西城、七条街道共1326盏路灯的节能改造任务,对七条节能改造路段的676根灯杆进行了除锈刷漆和维修。保证全市主干道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巷道路灯亮灯率达到95%以上。

  “四讲”活动有声有色。结合各自工作岗位,积极参与“讲学习、讲自己、讲真话、讲负责”主题实践活动。该局通过“慈善一日捐”活动载体,募集善款13890元,与诗仙太白酒业联合,为贫困大学生捐款5000元;同时,结合“四讲”活动,加强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了队伍整体形象,效果明显。

  队伍建设有所突破,城市管理新形象渐入人心

  城市管理需要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良、不怕吃苦的城管队伍。利川城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近千人,队伍大、结构复杂,面临着繁重的管理任务。今年以来,局党组狠抓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将原协管员管理中心和规划执法大队归并到城管执法大队,根据工作变化适时调整队伍结构,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通过开展整风大会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亮短,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处理作风涣散、业务不精、违规执法的人员,把能干事、愿干事的人员充实到一线岗位,不断完善各项队伍管理制度,用制度管好队伍,通过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的活动,评选“红旗中队”、“先进党支部”、“优秀环卫工人”等,树立榜样,形成赶学比超的用人机制。

  注重学习培训,制定了“每周一课”的学习计划,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学习培训,努力打造能适应、匹配现代化发展的城管队伍。实行每周一例会制度,把上周工作与本周打算进行科学衔接,使城管工作形成了系统性、连续性、长期性工作。集中培训市城管系统和乡镇城管执法中队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请专家授课,请分管法制的同志讲解,培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依法行政的内容和询问笔录、事前告知书等法律文书规范化制作及案例分析,集中开展6次学习,将业务学习和法律培训纳入常态化,着力提升执法队员法律素质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综合考评和监督体系,用铁的制度来约束人,严格奖惩机制,将乡镇城管执法中队执法一并纳入督察范畴,定期进行督查指导,规范执法行为,督查动真格,按照《督察条例》的相关规定,今年对违反纪律规定的扣分、扣款达200人次,扣款金额达10000多元,督察真正做到了对事不对人。

  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积极开创城管新局面

  继续完善大城管格局。紧紧围绕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的总体要求,真正做到“把城市建设当精品景区打造、把市政设施当名贵家具管护、把城市管理当自家客厅打理”。城市管理委员会不仅要从宏观上决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要解决制约城市管理的机制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达到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管理的目的。

  继续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城管队伍建设既是城市管理自身的需要,也是完善机制体制的问题,此前我们总是局限于现状,局限于拔苗助长似的提高自体素质,从来未从机制体制解决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按照“依法行政、纪律严明、形象良好、保障有力”的要求,需要提供一个自身强身健体的基本条件,更需要输血、补充能量,要通过吸收外部力量替换那些无法强壮的成份,才能真正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精干队伍。

  通过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你放心”和创建“放心岗位”等实践活动,全面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锤炼队员的意志、施展队员的才能,体现队员的情操;全面深化“四讲”活动,履职尽责、凝聚和传递正能量。讲学习,积极参与学习,自觉主动学习,做一个明理的人;讲自己,认真剖析自己,查找不足,做一个敬业的人;讲真话,“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做一个坦诚的人,讲负责,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做一个负责的人。

  继续强化常规管理和集中整治。城市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过程,既要做好常规化管理,也要适时集中整治。一是扎实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力度,公开曝光市民不遵守城市的陋习,把《文明看台》、《城事曝光平台》等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专题和专栏做成精品,同时全面开展宣传读本“五进”活动;二是落实“门前五包”和市直部门包责任区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单位、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三是进一步强化静态交通管理,通过严管重罚改变乱停乱靠的不文明行为,确保城区道路畅通;四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执法工作,全力打击“三违”行为,要搞好部门合作,形成合力,要统一政策和执行标准,要严格公正。

  继续完善督查、奖惩机制。市城管委要进一步加大对各项工作落实的督办检查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和现场督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和社会监督,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

  加紧做好专业市场规范管理。一是加快各类专业市场的规划、选址和建设进度,为规范城区专业市场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在各类专业市场尚未建成之前,合理利用城区背街小巷,将部分行业迁至指定的巷道,严格划行为市,规范管理;暂将二手车市场、废旧品收购市场规范到城南新区工业园区部分闲置路段,缓解城区交通管理和市容管理压力;三是优化渣土管理政策,尽快组建渣土运输公司,规范管理渣土和建材运输管理,有效治理粉尘污染。

  总之,只有通过构建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一个步调、一个声音的良好格局,围绕“洁、美、靓、畅、顺”开展综合治理,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才能达到全面促进全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