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拆墙献绿全国首创 生态优先步步为营
拆墙献绿全国首创 生态优先步步为营
——“国家园林城市”花落仙桃
一块金字招牌足以让每一位仙桃人欢呼、分享——昨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来“好声音”,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成为全国2013年获此殊荣的37个城市之一。
我市坚持高点谋划,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城市规划中更加注重绿色规划,使城市绿线成为城市绿化的生命线、高压线;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在城乡建设中更加注重全域绿化,使全市乡村逐步向“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目标迈进;始终坚持“两型”引领,在产业发展中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平台集聚、产业素质升级,作为打造绿色仙桃、生态仙桃的深层次选择,大力推进产业素质高端化,优先发展电子、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高新化方向发展;强化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税收额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和科技高度,使全市成为全省经济强市、区域发展龙头、可持续发展高地。
我市以“精准定位,精致建设”为蓝本,按照“应绿尽绿,已绿升级”的要求,大力度、大规模推进以大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实现了“以绿为先,城在林中”的目标;以彰显“绿”的生气,升华“水”的灵气为目标,将城区5条穿城内河和3个内湖贯通,全面实施截污、疏浚、建闸、补水、造景工程,相继建成襄河公园、沔阳公园、汉南河公园、洛江河公园、两河公园、肖阳河公园等6条带状公园;将“静静的排湖”演绎为万亩“中国休闲谷”,让国家级沙湖湿地公园逐步呈现出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成为内陆地区理想的候鸟繁殖区和影视剧拍摄基地,实现了“以水为源,绿水相融”的构想;以广场公园建设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以公园绿地建设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以增绿献绿工程体现江汉平原物种特色为着力点,促进了“以文为魂,天人合一”,也放大了“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效应。
国家住建部认为,国家园林城市花落仙桃,还在于“仙桃全民动员,全员动手,坚定不移举长效创建之旗”。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中,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多元投入。近三年,政府累计投入3.45亿元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市财政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政府部门还注重培育和引进新的市场主体,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也不断为创建添柴加薪,保持了创建的深度和广度。144家企事业单位拆墙献绿,献绿为民的理念和做法被住建部认定为“全国首创”。(陈国力)
来源:仙桃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