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建设理念助推中国城市现代化
6月28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宣布竣工,标志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所有37个比赛场馆全部就绪。中国忠实履行申奥成功时的建设承诺,按时交出一份令世界称赞的合格答卷。
7年时间,37座比赛场馆或新建、或改扩建、临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始终在其间贯穿、在细节体现,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与信念建设起一座座科技含量高、质量过硬、理念超前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回首7年的建设之路,奥运场馆不仅为北京留下了一份有形资产,更为今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
现代化城市发展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支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既要立足当前,又需兼顾长远;既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又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占地680公顷奥运森林匹克公园紧邻奥运主体育场,不断攀升的城市地价让位于黄金地段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身价倍增。虽然面临经济利益和城市用地紧张的压力,但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奥运理念,严格执行规划,一个巨大的城市公园为奥运添上一抹清新的绿色,为五朝古都献上一座宜人的花园。
先进城市发展理念体现在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之中。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能源短缺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建筑物的节约、节能、环保愈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需。鸟巢“瘦身”计划节省了上亿资金,水立方的循环水利用系统年均节水6万吨,奥运会射击馆外墙的蜂窝状隔板减少了大量能耗……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运用到奥运场馆的建设中,既锻炼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资源。奥运场馆的建设成为缓解能源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实践。
中国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比重大幅提高,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住房、环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现代化路径选择已经成为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一座现代化城市,不仅要解决好居民住房、出行、购物等基本物质需求,更要在和谐宜居、人文关怀等方面下足功夫。
围绕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举办,奥运相关城市特别是北京按照国际奥委会的高标准要求,集中力量完善城市科学规划,着力建设现代化设施,美化优化城市环境,使各地的城市整体环境和管理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围绕奥运会的各项建设,为中国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实践的机遇。
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已经从执政党的倡导转化为各级政府和城市管理者的具体行动。一件件以人为本、为民利民的实事落到实处;一座座管理科学、环境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不断涌现。神州大地,处处彰显着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
奥运让北京这座古城再次焕发新的现代化光彩,更把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推向新的现代化阶段。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