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凤凰大桥建成,将畅通城市内环
嘉宾:市规划局局长李全等
问:凤凰大桥是市民很关注的问题,建成之后,对咱们城东这一块的发展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李全:在广大市民的关注推动下,大桥已经开始动工了。98版总体规划就确定了中心城区“863”的城市主道路系统,“3”就是三环,凤凰大桥建成后,城市内环就打通了,内环就是环洋澜湖的滨湖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凤凰大桥设计方案十年前就完成了,但大家对交通的解决,环境资源保护,特别是城中湖的保护存在争议,市委市政府也十分慎重。从现在城市发展的态势来看,我们的中心城区已经在向东西两翼快速发展,加之近年来车辆急剧增加,城市东西向的联系仅靠武昌大道和滨湖南路承担,已显不便,去年凤凰台桥维修期间,凤凰路、滨湖南路发生了交通拥堵现象,凤凰大桥的建设越来越有共识。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及时把它纳入了年度建设计划,采用PPP的模式实施。建成后,将畅通城市内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市民出行,同时也形成了广大市民有效环湖的健身休闲路线。带动了城东开发,对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大有益处。
村镇建设审批由建设管理部门负责
问:我是碧石渡镇村民,申请宅基地建房两三年了,一直没有批,像我这样的情况,我们镇就有上百家,为什么?请问农村房屋规划批准到底归哪个单位管?李全:我市村镇建设审批在各级建设部门,规划部门没有村民建房的审批职能,碧石渡镇地域上属于鄂城区管辖,建议由村向镇区建设部门逐级申报。关于年实现规划编制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怎么样?
问:根据市规划局工作安排,年实现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规划编制全覆盖,请问现在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李全:鄂州的整体战略是一改两化:综改示范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全域规划蓝图绘制是对这一战略的落实。2012年由省政府批复城乡总体规划。这还只是一个总体的蓝图,在此之下,将蓝图变为现实还需逐级分解细化落实。所谓2015年的规划编制全覆盖,就是要沿江滨湖开放开发的八大新区的分区规划全覆盖到位。目前除了大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花湖新城还在编制之中,其他的已经全部编制完成。这既是沿江滨湖开放开发各个片区的建设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组群式城市一盘棋建设的需要,这项工作很急切,需要加紧推进。争取在今年年底有一个完美的答卷。
违法建设问题已不属市规划局管理
问:竹林广场地下车库每月收取元费用,市民对于这笔费用存在异议,无人交费使用,之后被酒店征用了。按理说地下车库属业主所有,酒店无使用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小区栋、栋、栋存在违法建设情况。希望规划部门给市民一个说法。
李全:2008年市规划局规划执法职能已移交给城管部门。可能很多市民还不了解情况,一直都向市规划局反映违法建设问题。2012年市委市政府给规划局下达了处理历史违法建设的任务,目前我们已经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它进行了严格的处罚。关于车库改变用途的问题,应由房管物业部门管理。目前,竹林广场已经接受了违法建设处罚。
鄂钢大旗墩附近房屋没有申报改造规划手续
问:我是鄂钢大旗墩附近的居民,靠近路边的老房子老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年开始说规划拆房,请问进展情况怎样?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拆?
李全:城市三改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市政府十分重视,设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组织项目有序进行,一个地区的改造,首先必须获得立项,之后才到规划局申办相关手续,从我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还没有任何单位来申报该区域改造的规划手续。
鄂州被评为宜居城市,有哪些原因
问:鄂州被评为宜居城市,有哪些原因?
李全:首先,鄂州市委市政府谋划在先,在发展战略层面上提出:沿江滨湖开放开发,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目标和定位。这是一个大前提,其他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它开展,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建设等等诸多方面。
从规划角度看,鄂州的规划是一个开放性规划,在区域层面谋求融合发展,提出了“依武而昌”发展战略,率先融入大武汉,积极推进武鄂黄黄同城化。城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开放自由。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城市形态独具特色,规划以鄂州“三叶碧荷”地理版图为基底,结合百湖之市特色山水基质,采用的是组团式的规划布局,山、水、林、田穿插在各个组团之间,格局灵秀优美,避免了城市热岛雨岛效应以及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各组团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错位发展,例如中心城区“襟江抱湖枕名山,龙蟠凤集出吴都”,是行政和历史文化中心。大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以生态为主,是两型示范的标杆。第三,鄂州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行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农村已经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污水处理全覆盖,垃圾全收集全处理,1+8的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公交、电信、网络服务全覆盖。鄂州宜居城市就是城和乡整体的宜居。(王风玲、廖靖飞)
来源:鄂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