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孝感正文

孝感:迈入第一方阵——看孝南区新华街道如何创新发展

2016-08-1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面对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孝南区新华街道办事处依然保持强劲上扬势头:今年元至7月,街道工商税收7149万元,同比增长31.6%;固定资产投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3.1%;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7万元,同比增长28.8%……

  连续4年,新华街道进入全市“20强乡镇”行列,迈入全市第一方阵。他们蝶变的奥妙在哪里?干部干事热情高前些年,新华街道发展缓慢,与孝感城区其它街道相比,干部普遍感觉有“五最”:环境最差、待遇最低、表扬最少、提拨最慢、工作压力最大。

  市委制定全力向东发展的战略后,孝南作出了建设南城新区的决策,这个时候,区委对新华街道班子进行调整。2011年10月,新华街道新一届班子上任。

  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李国军,深谙这副担子的重量。

  党工委首先解决思想滑坡、作风涣散的问题。他们在进行党员春训的基础上,增加年前冬训,健全干部例行学习制度,有针对性地邀请土地、规划等部门专业人员前来授课,组织村(社区)书记到先进地方学习。

  树立让大家口服心服的用人导向。为想干事者提供舞台,为能干事者搭建平台;不听你怎么会说,只看你怎么会干;评先表模、提拔任用,与每个人的实绩挂钩……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出来。项目建设速度快

  “新华街道之所以落伍,发展不够是短板,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第一引擎、第一责任。”在勾勒“十二五”蓝图时,新华街道形成了共识。

  项目建设,离不开收地、拆迁。2011年底以来,新华街道开展了两轮“百日行动”,累计拆迁房屋948户,搬迁坟墓5480座,收地4200余亩。其中,用短短20余天时间,就整湾征迁了沙沟社区鲁家台子33户。

  在拆迁还建中,街道行走“阳光路径”,使用统一标尺,邀请第三方参与测量,由专班、被征迁户双方现场复尺,将所有专班干部联系方式公开,随时接受群众举报。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劲松说,对还建区建设,街道将最好的地段拿出来,请一流专业公司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并欢迎所有居民现场监工,保证还建房质量。

  街道和谐拆迁、文明拆迁,效率空前,被外界誉为“新华速度”。目前,街道有24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21.6亿元,包括省市区重点项目8个,其中南方国际物流一期、沙沟蔬菜批发市场等已建成使用,全洲车天地、恒安物流等正在全力推进。

  人居环境变化大

  清清的河水,茵茵的草地,高大的景观树,宽敞的人行道,走进孝感澴川风景区,昔日杂草丛生、臭水弥漫的模样已经一去不复返。

  老澴河的变化,只是孝感城南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新华街道,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从玉泉南路到南北沿河大道的延伸,从北京南路桥到新南门桥的飞架,街道完成了“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和“四桥”的连通,结束了无主干道跨越老澴河的历史,改变了老澴河两岸双重天的旧貌,居民的出行更便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街道推进南城新区和老城区改造两手抓,全街6个社区中有5个建设了新社区,城市发展抵至316复线,增加城区范围7.5平方公里,乾坤新城、滨河花园、东景豪庭等,成为市民青睐的热点。随着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深入开展,街道被评为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集体”。

  群众获得实惠多

  新华街道是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破产企业多,下岗人员多。街道党工委认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要为民办实事,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近5年来,针对老城区“脏乱差”和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街道添置更新环卫设施,完成三元井、沿河街等背街小巷的改造。抓好居民就业工作,新增就业3985人。新建街道群众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起社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8个……街道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救助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到1700多万元。

  对汤家街占道经营进行了集中整治,清除350多处占道摊点、遮阳棚。南园集贸市场年久失修,市民怨声连连,街道将其确定为10件实事之一进行改造。今年7月,街道又对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严重的文昌小区进行改造。

  加强平安乡镇建设,在重点路段安装A类视频探头123个,对居民危房、南门桥烟花爆竹批发市场等进行整治,连续5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被评为全市“十佳平安乡镇”。“十二五”期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0多起。

  解难事、做好事,街道发展驶上快车道。“十二五”期间,街道税收从2011年的2523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0861万元,年均增长82.6%;固定资产投资从4.55亿元,增长到17.35亿元,年均增长76.3%;社区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从不足150万元,增长到425.3万元,年均增长56.7%。(陆新刚、徐丽华、李文艺)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