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水质达标排放率达94.4% 污水收集处理经验在全省交流
昨日,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全域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其污水收集处理经验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建设工作会上,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进行了交流。
近年来,我市按照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全省“两型”社会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厂网配套、规范运营,努力构建全域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全市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正在建设2座,配套管网379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4万吨。
2012年,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2359.75万立方米,化学需氧量削减4814.1吨,城区污水处理率88.7%,水质达标排放率94.4%,运行负荷率86.8%。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规划与建设,在主城区、新城“1+4”五大功能区规划新、改建污水处理厂8座,新建污水提升泵站6座,建设管网320公里、污泥处置厂2座,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厂网并举、再生利用、总体均衡”的全市域城乡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网络格局。
遵循“源头削减、资源利用、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的原则,我市依据城乡不同特点,创新全市域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全面建设市域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目前主城区和新城、小城镇已建成或在建7座污水处理厂,全市已投入资金1.35亿元,完成123个行政村(新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村庄周边池塘或水系。
广辟渠道,多途径引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我市积极申报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近年来,累计争取到中央财政预算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专项资金过亿元。治污重大项目洋澜湖综合整治工程引进德国贷款2.4亿元,为污水设施建设资金引进开辟了新的渠道。
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市住建委作为项目建设的牵头推进单位,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资金、用地审批,建设规模等突出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污水设施建设经验。通过采取加大控源截污力度,沿江、环湖截污、管网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将城市污水全部收集进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处理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市水体的水质。城区污水处理厂自2008年正式运营以来,运行情况稳定,运行负荷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6%,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水平处于全省前列。(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