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保康:县住建局让“五联”之花盛开

2013-12-1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陈敬春、万群报道:在“五联”活动中,保康县住建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行业潜力,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不仅“输血”,更重“造血”,夯实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基础,解决了千家万户的现实困难。

  数千保障住房,大庇天下寒士

  该局始终坚持把住房保障作为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来抓,从乡村,到集镇,到县城,享受到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寒士”无不喜笑颜开。

  2013年,共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800余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80户,改造危房总面积15.04万平方米,解决了4740人的住房安全问题,拉动农村住房投资11850万元,改善了农村面貌,提升了人居环境。

  为兴建保障性住房,努力改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和住房困难问题,向上争取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7个,争取各项政策性资金4731万元,建设各类住房800套,其中黄湾廉租房200套,马桥、马良、两峪、寺坪、余家湖工业园公租房各100套,国营横冲药材场棚户区改造100套。

  百亩种植基地,惠及特困农户

  过渡湾镇梅花村是该局“五联”对象村。梅花村是过渡湾镇的一个高山峡谷村,两面高山耸立,大部分农户住在高山,交通十分不便,全村除河边极少数农户外,没有一块像样农田,日照时间短,农作物生长缓慢。自然条件恶劣,全村依靠种植业很难致富,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只能靠政府扶贫救助。

  面对这种情况,为彻底改变该村的贫穷落后面貌,该局局长刘玉才在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村支两委和群众意见后,决定投资18.5万元,在该村三组、四组的两面山坡上,开挖200亩核桃和葛根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为解决资金问题,该局多次跑省进市,充分利用各种关系,从省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7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目前,已整理山坡土地、开挖树窝150亩,拟于明年春天栽植核桃树苗和葛滕,由特困农户和孤寡老人看管护理,解决他们今后生活的后顾之忧。

  一个科学规划,指导社区建设

  过渡湾镇过渡湾社区人口较为密集,是进入保康的北大门。

  为帮助该社区建设生态绿色广场,该局在调查摸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集思广益,多方论证,为该社区免费提供了社区广场规划设计图和效果图,并派专人现场监督指导施工,建成了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绿色公共服务广场,圆了该社区2000多人的健身梦、休闲梦。

  一座水库,实现“湾湾通”

  榨溪村位于荆山山脉的最南部,山高路险,土地贫瘠,没有一口常年不干的水井,吃水完全靠“望天收”。

  县房管局进入该村后,进行了全覆盖的调查摸底。全村170户人家,就有20户吃低保,吃水难的问题极其严重。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该局迅速组织召开了村支两委扩大会,决定建设一座水库解决全村的吃水问题。一估算,需投资100多万元,村支书苏兆林和两委班子犯难了:一个贫困村要拿出100多万,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房管局负责人说,在座的各位领导不要担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

  为解决资金问题,该局多方做工作,争取国家水利建设资金75万元,又从本单位经费中挤出资金11万元,用于该工程建设。

  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战,目前,在完成投资85万元的情况下,总库容4000多立方的蓄水工程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全村425人,分部在4个山湾,现在四个山湾的村民全部吃上了卫生水、安全水、放心水,实现了“湾湾通”。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搞好引水管网建设。

  一座便民桥,“天堑”变通途

  过渡湾镇三岔河村,杨桥沟到东沟,道路经常被河水冲断,交通十分不便,二组东沟地段20余户、60余人出行艰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在“五联”活动中,县住建局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决定支持该村建一座便民桥,真正彻底解决数代人想办而没办成的交通问题。

  目前,投资11万元的便民桥已方便两岸100余村民。请看,昔日阻断杨桥沟和东沟的“天堑”已变为联系两地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