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政协委员调研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本网讯 通讯员杨伟报道:7月10日,襄阳市政协第四民主监督组一行来到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调研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监督组一行实地查看了白云人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情况,市城管局总工程师赵勇就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情况以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向政协委员们进行了汇报。委员们还进入居民家中,与居民进行交谈,详细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这些废塑料和旧衣服扔哪里啊?”“扔进绿色的垃圾箱就可以了。”“剩菜剩饭和果皮呢?”“要放进黑色的垃圾箱。”和社区居民的一番谈话,让委员们很是满意。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是襄阳市政府今年“十件实事”中“蓝天碧水工程”重要项目之一,襄阳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城乡并举、创新开展的原则,扎实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3月份出台了《襄阳市区试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实施方案》,分别在襄城白云人家社区、学府花园居住小区和樊城区施营居民小区等3个基础设施较好、居民整体素质较高的小区开展试点。
“白云人家”社区作为襄阳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个开工的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尹集乡青龙村六个组496户、1755名村民新的家园。为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让陆续搬进新居的村民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新社区配备了清扫保洁人员、钩臂式垃圾收集车、垃圾收集斗、人力保洁三轮车。目前,100个垃圾分类大桶、1000多个垃圾小桶、10000多个分类垃圾收集袋已安装和发放到位,社区每月还向居民免费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袋,并安排专人引导居民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环卫部门定期对分类收集的垃圾采取直运的模式进行处置。
监督组组长彭广全在调研后,对市城管局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加强引导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要进一步完善环卫收集、清运体系,并按照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标准对市区环卫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以点带面,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调研结束后,委员们与社区居民一起观看了城管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共同编排的以“推进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消夏纳凉晚会,节目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