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擦亮城市名片 实施“四城”同创
擦亮城市名片
——建始县实施“四城”同创回眸
3月2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建始县城一群摄影爱好者背着摄影背包,支起三角架,操纵起“长枪短炮”定格美景。“看!粼粼的波光,横跨的小桥,整齐的行道树,气派的建筑物,还有健身的人群,尽收里面。”其中一位小女孩对捕捉到的画面感到很满意。
去年以来,建始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城建突破”工程,着力开展以“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文明卫生城、生态宜居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
如今,建始县城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楼宇增高了,街面变宽了,小巷更亮了,骨架拉长了,一座魅力城市正从构想中走向现实。
漫步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洁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时刻紧盯着路面,哪里有杂物和垃圾,总是及时捡拾起来装入小推车中,确保路面清洁。为给群众创造卫生的环境,城管部门从规范清扫保洁做起,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城区入口纳入保洁范围,确保无卫生死角。为提高环卫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水平,建始县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购买设备。今年2月,该县又启动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号召全体市民参与其中。
随着县城“南北拓展”战略的实施和城市“一体两翼”空间布局的形成,街面管理的范围不断加大,建始县推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和定奖惩制度的管理模式,强力打造业州大道、朝阳大道、烟墩大道严管示范街。城管部门新招聘91名城市协管员,公安部门组建了女子交警中队,从事市容市貌整治和交通指挥疏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等工作,同时组建专班治理城区违法建设和违规用地行为。
上述系列举措,促进了城市管理步入规范化、精细化、效能化轨道。
县城变美了,如何提升市民素质?建始县以创新机制为抓手,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专门从事创建的指导、协调与管理。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该县始终以一切为了居民更幸福和居民更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创造安全洁净、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构建开发包容、文明诚信的城市品格。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来,营造文明创建工作“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建始县全面开展新闻宣传、公益宣传及群众宣传,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将有关法律、法规、制度,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进行宣传,并对影响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对每条网民留言都认真进行处理及回复,赢得了广大居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极大支持。
建始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将市民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持续工作常抓不懈。团县委组织成立了10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举行声势浩大的“弘扬雷锋精神,共创文明城市”万人签名活动。环保、医疗、消防、宣传等部门和系统组建起一支支志愿服务队,吸纳注册志愿者1300多名,他们结合各自领域与专长开展活动。截至目前,志愿宣讲团开展活动150多场次、培训市民5万余人次。如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城市文明人已蔚然成风。
红土坪新城区开发是建始县“城建突破”的重点工程之一。连日来,红土坪新城区拆迁工作专班进驻业州镇余家坝村二组群众家中,征询群众对拆迁补偿安置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开始测绘、统计实物数量,为打通老城与新城之间的连接线作前期准备。今年初,建始县与恩施华龙村集团正式签约投资100亿元的红土坪片区开发合作书和新城区综合开发意向,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面建成红土坪新城区。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建始县聘请规划设计专家组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县城的目标,遵循环境与资源、需求与供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按照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三个等级优化空间布局。未来五年,县城建成区面积将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到1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将增加5万人,突破20万人(含乡镇集镇)。其中,紧邻县城的大寨山、穿洞子林场、朝阳观以及红土坪十组四个板块,规划为凤冠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核心区。
在新一轮城市建设进程中,该县计划投资70亿元,重点规划建设主城区、下坝片区、红土坪新区、小垭门片区、工业园C区,以及城区内环路和外环路。在城市交通功能的完善上,该县着力建设由银北高速、县城至银北高速连接线、209国道绕城线等道路组成的外环线,打通南山路、北环路两条内环断头路,形成“五横六纵”的城市交通大网络。同时,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旅游功能,让“湖北旅游强县”真正成为建始的一张亮丽名片。(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