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城管将迈进“数字化”时代
城区80平方公里建成区纳入信息采集 预计今年9月初投入试运行
十堰城管将迈进“数字化”时代
本网讯 通讯员王鹏报道:2月26日下午,在十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专家评审会上,经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专家学者规划编制的《十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通过与会专家组评审,等待下一步修改、立项、招标等程序,初步预计今年9月初投入试运行。这意味着,十堰城市管理即将迈入“数字化”时代。届时,市民通过热线、网络等方式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将迅速被转化为数字指令,责任部门在几分钟内就能指派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处理。
十堰此次规划编制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是在国内“数字化”城管先行城市的经验基础上完成的,主要依托“数字十堰”的基础框架,采用先进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架构、物联网等技术,纳入“数字十堰”、“智慧十堰”建设体系,建立一套快速精确的问题发现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按照建设方案,十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规划一期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城市管理对象实现“数字化”网格管理,通过与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后,实现城市的综合视频共享监控,同时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员的智能手机终端,进行城市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确、敏捷、高效和全时段、全方位覆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数据库建立完善后,城市管理、环卫作业、社会服务、市政养护作业、市政设施监督、公用设施运行、市政公用与市容环卫企业运行监管等城市管理业务都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并最终实现对供水、供热、天然气、污水、雨水等管线,以及电力、照明、通信、有线电视、公共监控视频、燃油、工业物料等管线的综合管理。
据了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一期建设范围将覆盖城区包括茅箭区、张湾区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80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后期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县市区,实现全市域管理。
按照建设标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部位以及市容环境管理、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事件,都将纳入管理对象范围,并逐步拓展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内容。
项目建成后,市民可通过登录全市统一的数字城管网站平台,或拨打12319城管热线反映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查看督办处理结果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