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丹江口: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侧记

2012-12-28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李明涛、张海珠、程勇报道:“《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送来的非常及时,我要好好学学,领会中央精神。”

    “感谢党委、政府对我的关怀,回去后带头把环境卫生搞好,把群众屋里屋外变美点儿!用实际行动支持‘三万’活动”

    “现在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

    自全省“万民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启动以来,丹江口市立足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迅速掀起新一轮“三万”活动热潮。

    送政策 暖人心

    党心连着民心,民情连着党情。丹江口市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党的惠民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是这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

    12月11日,市委书记孙咏平率领市委办、市委农办、“三万”办负责人深入岳家川村开展新“三万”活动。随后,市长曾文华、政协主席田玉玲、常务副市长黄铭、市委政法委书记万平、市人大副主任赵学耘都深入乡镇,通过和老党员亲切座谈,与乡镇干部群众一道开展“三万”活动。在筹集发放万余本《“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和新《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同时,各个乡镇办事处及市直工作队还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落实“四个结合”,在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坚定构建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12月12日,市教育局对土台村辖区66户庭院、3条门前道路进行大清扫,还赠送十八大会议报告、新修订《党章》单行本各50册,并向该村40余名留守儿童赠送书包和文具。大坝办第一时间将400余册(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发放到位,并张贴悬挂宣传标语80余条,印制致辖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4000余份,清理垃圾6.3吨,清理渠沟125米,清理卫生死角7个。据统计,全市179个工作对深入193个村,14个社区,发放《“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及新党章2万余本,组织召开座谈会291次,参加党员群众近10万人,梳理问题322条,解决问题142条,办实事236件,让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学经验 抓落实

    学习先进的经验,就是要破解思想落后的问题,巩固科学发展观,增强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强化“三宜”城市理念,着力建设“美丽家园”。为此,丹江口市石鼓、土关垭等乡镇党委书记先后带领该镇骨干赴谷城县五山镇参观堰河村,并学习了先进的环境整治经验。回来后,大家表示要以“三万”活动为抓手,结合当地实际,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农产品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乡镇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积极开展互学活动,在完成“五个一”、八个一”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还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搞好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道路硬化,沟渠清淤,美化环境及文明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垃圾清理820吨,修建清沟渠23万米,新建垃圾池264个,硬化道路21700米,美化村舍1687户,新栽植被14970株,创建文明村20个,文明户1118户,十星党组织38个,十星党员474名。

    送项目 谋发展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为此,丹江口市市党员干部在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忧的同时,积极结合实际情况,为基层找思路,为群众铺财路,真真切切的帮扶农民。

    “8.5洪灾造成我市乡镇不同程度的环境损失。面对困难,我市不等、不靠,依托“三万”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据悉,习家店镇左绞村在市扶贫办的帮扶下,房屋道路被清扫干净,同时还投入5万余元,改善村办办公条件;建立以“150生猪养殖”为模式,年出栏450头生猪的养殖产业;在适合黄姜种植的荒山上,规划300亩黄姜基地并免费提供所需的种子和管理技术,切实优化了农业发展格局,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蒿坪村也在市发改局支持下,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新发展核桃基地5000亩,努力打造鄂西北核桃产业“第一镇”。目前,丹江口市已发展核桃种植面积4万亩,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

    从“洁万家”到“结万家”,不仅仅是通过开展“两清”、“两建”“两化”、“两创”,改变农村环境,改善生活习惯。更是以“三万”活动为载体,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丹江口市“三宜五化”建设,为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强化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明,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夯实基础。(来源:丹江口市“三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