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城建委开展便民便企十项主题服务活动
本网讯 通讯员邱玉报道:为进一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企业、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从9月至11月,襄阳市城建委在城建系统开展“便民便企十项主题服务活动”,从便民、便企两个层面分步实施。
一是强化供水服务,让市民喝优质水。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提供用水分户报装服务;简化供水报装流程,实施一站(窗)式服务;对城市供水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不断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供水客服大厅功能,为用户提供应急便民维修服务;加强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拓展客户缴费渠道,实现缴费方式多元化;强化供水热线服务,构建与客户沟通平台;建立供水客服管控机制,强化窗口营业服务;提前在园区铺设供水管网,支持招商项目落地、企业入住。
二是强化供气服务,让市民用安全气。简化用气报装流程,实施一站(窗)式服务;成立志愿服务队、设立便民服务站点,为用户提供便民应急维修服务;稳定并逐步增加天燃气的供应,保障生活、工业用气的正常供给;开展用气安全常识、知识的宣传普及;进社区、入住户,开展安全用气情况的检测;全面加强天燃气使用安全的监管,确保用气安全。
三是强化道路维护,让市民走通畅路。建立快捷迅速、全覆盖的市政设施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建立快速高效的处理机制,确保24小时内到达破损路段,并实施维修;建立“市政110”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接受社区、市民的投诉;建设9条示范路,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四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让市民住放心房。全面开展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提升在建工程的质量;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维护广大购房人的权益;强化对家装市场的监管,受理广大市民的举报投诉;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处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工程质量问题。
五是强化排水设施维护,确保市区安全度汛。抢抓时间全面开展排水管道疏掏、排水泵站的维护,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巡查,确保遗失、损坏的排水井盖在6小时内更换;优化排水许可办理程序,工业项目24小时办结;加快市区积水点改造,消除积水隐患;建立“市政110”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接受社区、市民的投诉;成立汛期抢险先锋队,并加强预警演练,确保今年该市汛期安全度汛。
六是强化路灯建设维护,让市民晚上走亮堂路。服务“四个襄阳”建设,开展“用汗水点亮路灯”活动,完成胜利街高架桥路灯等30条道路的路灯安装任务;服务破产、改制企业,开展“让路灯亮到家门口”活动,完成农机配件小区等15个小区、1357盏路灯新建安装工程,及时解决小街小巷居民夜晚出行难的问题;服务社区居民,开展“让社区居民满意”活动,面向社会公布路灯投诉热线,设置投诉信箱,积极接受群众、企业、基层评议和监督;面向社区发放“便民服务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收集信息,提高便民服务效能;服务市民,开展“让市民夜晚走放心路”活动,有序开展照明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7%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让市民真正走上明亮的放心路。
七是强化城市污水治理,让汉江水更清。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启动加快东津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完成襄城闸口二路污管网改建工程,完成隆中截污干管建设工程,使襄城片区的污水不再直排汉江,力争年底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强化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污水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分步实施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制改造;推进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力争该项目争创国家“人居环境示范奖”。
八是强化技术支持,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印制《建筑企业安全施工文明手册》、《精品工程荟萃》等技术类规范及读物,免费发放到市区施工企业;举办文明施工观摩会、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等,推广及新材料、新工艺;各相关职能单位,均应组织专班,深入企业面对面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九是强化升级扶持,壮大建筑业培育龙头企业。以壮大建筑业培育龙头企业为目标,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活动期间,成立建筑业企业扶持培育专班,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开展资质升级帮扶“一对一”活动,一名资质评审专家结队帮扶一家有升级需求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企业资质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到年底,新培育成立建筑业企业20家,三级企业升级为二级企业10家,二级企业升级为一级企业4家,特级企业1家;新培育成立装饰业企业10家,三级企业升级为二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升级为一级企业2家。逐步将建筑业打造成该市支柱产业。
十是强化服务转型,对企业实施保姆式贴身服务。改进行政管理、行政审批方式方法,变坐等服务为上门主动服务;成立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开展百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组织系统100名干部定点联系1000家企业(项目),主动到企业(项目)征求意见,指导和帮助企业办理工程建设审批手续(具体方案另行制定);压缩审批环节,在市城建委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专人受理专人办结;实行轻错不罚,对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首次违反法定程序且情节较轻并能及时整改到位的,不予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