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推进规划管控转型升级

2018-10-2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李皓报道:规划数据是“数字规划”的基础,只有强化数据的收集与整合、促进数据的联合与共享,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才能实现规划从经验管理向数据管理的转变,让人民群众共享“互联网+规划”的发展成果。近年来,咸宁市规划局多措并举推进推进规划管控转型升级。

    构建完善的数据体系。坚持“所有的空间资源都有规划管控,所有的建设项目都有规划遵循”原则,实现规划基础数据、规划成果数据、规划管理数据百分之百收集。在横向上对各类数据资源按规划管控要素归类管理,妥善处理成无矛盾的层级要素,建立全市统一的规划空间管控信息;纵向上,打通省、市、县规划的数据孤岛,逐步建立支撑科学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规划综合数据体系。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在参考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咸宁实际制定包括地形图、影像图、总规、专项、控规、规划方案、审批红线、地下管线等8类14种数据建库标准和制图规范,覆盖规划成果数据编制、入库和管理全过程,从源头上规范数据编制和入库管理,并要求依照数据标准进行空间规划数据的加工、融合、处理,保证数据生产质量的可靠性,形成既能满足规划部门管理要求,又能满足其他部门需求的规划数据标准规范,实现规划成果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数据更新共享机制。按照规划数据“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日常审批数据实时入库、编制成果数据批准即入库、基础数据定期更新入库、其他部门数据获取即入库”的“动态+静态”更新机制,形成包括基础地理、规划管控、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督察、城市设计和各类专题数据等7大类、36中类、150小类规划数据;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探索建立全市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将规划数据与国土、社会经济、人口、法人等跨界的其他行业数据进行融合共享,采用定量分析手段进行科学决策和评估,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向精细化编制与管理阶段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