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为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2014-01-1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杨伟、王锐报道: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日,市城管局分别在荟园、北街小北门设置了“华夏第一城池”的景石和一组“吹糖人”雕塑。

  荟园景石所选材质为汉江石,高近5米,宽3.3米,重达50余吨,上面写有米芾字体的“华夏第一城池”,地点选在荟园入口处,背后是襄阳古城及护城河,气势磅礴。设计者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李燕表示:襄阳古城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古城墙完好程度为国内少见,护城河为目前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但是,该市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地方或者景点来做介绍,市民、游客对此也了解不多。通过制作这个景石,进一步推介襄阳“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度,既展现最美襄阳古城的风光、宣传襄阳古城的悠久历史,又推广“华夏第一城池”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地标景点,增加襄阳古城观光旅游的景点。

  北街“吹糖人”雕塑按照真人1:1的比例设计制作,真实反映了儿时的欢乐场景: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看着糖人师傅通过精湛的手艺,将手中的面糖制作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并且围绕着这些作品欢快的讨论着,充满了童趣和历史的记忆。

  设计者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方佳熙表示:这组雕塑创意来源于老百姓生活,运用写实的雕塑手法,再现民俗活动的真实场景,拉近了市民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体现了襄阳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整个雕塑的材质为铸铜,时间长后会更有岁月感,民众与其照相,触摸的地方会显得更加光亮。

  家住北街附近的吴师傅表示:吹糖人的事情在我小时候有很多,那个时候看见吹糖人的师傅来了,我们附近的小孩每次都会跑过去看,就像过节一样。虽然当时很多人都买不起,但是也在旁边一看看半天。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是这样的具有传统手艺的东西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甚至到现在基本上看不见了。这个雕塑设计的非常好,能让我们回忆起美好的儿童时光,希望以后多设置类似的雕塑。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充分征求市民意见,若市民反映良好,还将陆续设计制作一些跟襄阳特色文化相关的雕塑作品,如制作金刚酥、腌制大头菜、写书法、戏曲演艺、浇糖画、燃放孔明灯等,创作元素可以参照地方传统节日“穿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