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环卫工袁义红——选择了就不后悔 干就干出好样子
选择了就不后悔 干就干出好样子
——记襄阳市四海城维公司当环卫工人袁义红
本网讯 通讯员徐昭、刘学军报道:环卫工人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城市美容师”,她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得城市的干净和整洁,当市民与她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也许不会在意到她们的存在,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他们,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城市的美丽与她们是何等的息息相关。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真的不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其实,即便是一个微笑,或是将随口喝完的矿泉水瓶扔到垃圾桶里,那么就是对她们工作的一种支持和肯定。
袁义红,女,现年45岁,2003年6月从襄阳市提花织物厂下岗到四海城维公司当环卫工人,当初来城维公司时,好多朋友都劝她说:“环卫工作社会地位比较低、工作脏苦累、工资福利待遇低,干什么不好,偏要去做环卫工作!”从2005年3月担任道路清扫班组长至今,她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但袁义红对自己的工作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但却是城市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何况,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嘛!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环卫工作就干不出个样子来。
在工作中,袁义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公司纪律和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路段其他工友做表率,带动大家攻坚克难。同时,大力推行了精细化作业,细微式服务,不断提高路段清扫保洁质量,道路上的垃圾箱倾斜了,她主动上前将其扶正;街道沿线行道树树穴里有石头、杂草、动物粪便等,她主动上前捡拾清理;在所负责的责任区内哪里有白色(零星)垃圾,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袁义红常说:“检查考核比的就是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每次接到迎检(备战)任务,袁义红总是第一时间上路排查,带领工友将墙角处和道路边沿处的碎石、杂物清理干净,将沟边的细灰推扫洁净,将树穴里的动物粪便和烟蒂捡拾干净,将垃圾容器和果皮箱清掏、擦拭干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她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工友们敬佩她,自觉的支持她的工作。袁义红所带领的班组多次被市、区城管局评为“优秀班组”,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坚持“正人先正己“的原则。无论是干清扫保洁员,还是检查班长,始终坚持早出晚归、不迟到、早退,任劳任怨,无论把她放在哪个路段岗位,她总是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做到位。2012年,袁义红负责管理的襄城西街是市区最繁华的路段之一,行人和车辆川流不息,沿线多处公交站点更是“制脏制乱”的源头所在,特别是“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难度和强度翻番。袁义红及时调整保洁方式,重点加大了节假日期间公交站点的巡回保洁力度和密度,突出重点,增加频率,为给城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袁义红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充分发扬“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作业面广的困难。
1月13日凌晨4点多,一辆满载水泥的平板车因躲避其他车辆发生翻车事故,30多吨水泥倾倒在路面上,司机受伤送往医院救治。路上水泥无人清理,过往的车辆将水泥灰来回碾压,造成路面严重污染。正在上夜班的袁义红得知这一情况后,一边向公司报告,一边组织全班人员突击清理。她们先将成堆的水泥清理到垃圾车上,然后排成一排,一扫帚一扫帚的清扫路面。由于水泥灰比较细腻,因此必须得一遍又一遍德来回清扫,被来往车辆反复辗压过的水泥,死死地粘在路面上,袁义红就买来小铲刀,发给同事们,蹲在路面上一铲一铲地清除。最后,在袁义红的带领下,全班组人员与前来支援的同事齐心协力,功耗时8小时终于将长1500米,宽15米的污染路段清理全部干净,西街又恢复了原来整洁靓丽的容貌。看着干净整洁的西街,她擦擦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日下午,本来按轮班该她休息,但为了让上午加班的其他同事休息好,不影响正常的道路清扫工作,下午她又主动来到所在的路段跟班作业。她用自己爱岗敬业的先锋模范作用感召了班组工友的劳动热情,全班组工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各项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有人说,选择环卫,就意味着选择奉献、选择牺牲。襄阳“城管革命”和“五城同创”期间,为打造一个干净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她舍小家、顾大家,团结带领班组同事清死角,除垃圾,捡杂物,哪里脏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累就战斗在哪里,站在最前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青春和能量,为襄阳市顺利通过各种考核验收,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挥洒了汗水和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