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五一”楼市能否煮出“黄金粥”?

2008-04-17 09:42:56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进入2008年,楼市没有被咋起的春风吹起回暖的迹象,时至今日冷淡依旧,寒冰依然。面对后市,开发商在无奈中对“五一劳动节”寄予了那么一丝的希冀;天气日渐变暖,而楼市能否回暖,成为所有开发商昼夜间想做的美梦。

从全国来看,楼市都还没有回暖的迹象,虽然成交量比春节前有所回升,但是在开发商下坠式的降价促销下成交的那么一些。从成交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开发商旗下的产品,因为他们开发的都是高档产品,价格压缩的空间大,而且都是在层层铺垫,步步设圈的情况诱惑“消费者”购买的,他们所做的铺垫不是中小型开发商所能做到的。目前中国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占据80%左右的比例,从这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旗下的产品销量来看,彭火亮对当前市场做一个总结性的观点:在市场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之下,消费格局衍生出了一种“二八现象”;也就是说:目前占据80%数量比例的中小型开发商,只占据20%的产品销量份额。这个观点我想很多人会产生质疑,其实事实胜于雄辩:当前投资、投资需求已经暂时退出了消费的舞台,只有自住型消费者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主角与配角的角色,他们缺少虚拟需求的浮躁成分,反而增加了真实需求的理性含量,他们在选择产品消费时由“相对单一型”的参照转变成“绝对多元型”的比较,“性价比”与“附加值”成为消费者的思维方式;那么,不管是在产品质素上,还是服务水准上,大型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容易占据消费者的心理主导地位,加上现代媒体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只要他们一旦放开闸门泄点洪,至少能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而比中小型开发商泛起的阵阵涟漪,效果要好的多呢。

当然,这只是2008年年初的景象;但现在看来,大型开发企业也是面临的是“四面楚歌”的局面,甚至更糟糕的难题。以万科为例,虽然312日万科A(000002.SZ)宣布2月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五成,销售金额同比上涨70%,业绩可喜可贺;但是万科从3月开始就明确放弃了“低价策略”,表示在目前某些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万科将着力坚定行业信心。其实,万科在北京降价促销是没有能够获得楼市的普遍响应,为了不使“降价促销”演变成为“降价滞销”的后果,万科地产改变原来的路线,采取“价格坚挺”的策略。既然万科掀起的“降价风暴”没有撼动大部分开发商的降价意志,那就意味着楼市价格将持续坚挺。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武汉东星集团旗下的武汉东盛房地产公司,2月底武汉东盛房地产公司突然宣布:位于光谷广场的光谷中心花园将降价30%45%,并声称是“江城地产第一炮,轰下武汉高房价”。对光谷中心花园了解的人都知道:光谷中心花园降价不是针对所有房子,只拿出小部分产品进行降价,称之为特价房,并且还有一个苛刻条件,那就是“特价房不能贷款和分期付款,要求一次性支付。我说一句“群言会四起”的话:绝大部分开发商降价都是一种营销策略,或者说是一个“噱头”,而不是因为市场发生变化,开发商在真正意义上调整策略的现象,依然是对价格采取坚挺的策略。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当开发商集体保持一致的态度时,如果政策的态度或者是方向没有丝毫松动的话,想在短期内让市场有一定的变化是有一定的难度。当前,中国很多开发商对市场的态度就是:市场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只有等待;所以,在市场持续近6个月冷淡的前提下,导致开发商集体采取“价格坚挺”的策略,等待市场自我调节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发商们再来认真面对。

现在4月份都已经过去了1/3多的时间,面对“五一劳动节”的到来,我想开发商的态度不会太大的改观,因为清明节“小长假”的楼市反应已经给开发商了一个鲜明的提示:虽然今年是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绝大部分市民通常都会把时间安排去扫墓拜山,祭奠先祖,大都不会在此期间来从事买卖、置业、购物等活动;但是,今年及以后的“五一劳动节”假期都是由原来的7天假压缩到3天假,也就是说“大黄金周”变成了“小黄金周”;在此,彭火亮认为:众多期望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多收三五斗的地产商们,会和清明节一样,只会多收获一些掌声,而不会如他们所愿望的一样,多收获一些钞票。

从传统现象来看,“五一劳动节”成为消费的“黄金周”,而且是旺销时段的起点;但是,从今年来看,“五一劳动节”的不仅自身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环境的性质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彭火亮认为:“五一”楼市煮不出传统的“黄金粥”,但是它能成为检测楼市是否冷暖的“温度计”。(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