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绿林深处是我家
绿林深处是我家
——枣阳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付宏才、李瀚金报道:绿树掩映的道路、青草如毡的街头游园、杨柳依依的滨河绿地、环境宜人的居住庭院……整洁优美的绿地使人赏心悦目,微风吹拂,草本摇曳,绿涛有声,每棵草、每朵花、每株树,都在弹着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消溶着城市的炽热与喧闹。
如今的枣阳市,站在省级园林城市的台阶上,正满怀信心地迈向国家园林县城。
枣阳市编制了《枣阳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枣阳市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规划以市域生态资源为基础,不仅着重突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浓厚文化底蕴,而且综合考虑环境风貌、城市格局和发展空间,赋予田园风光的城市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对市区公园绿地、主次干道及新建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力求出精品。近两年来,他们聘请了知名的园林规划设计机构对发展大道等道路及滨水景观等进行了园林景观设计,重点突出自然风貌,构建自然生态植物群落。采取多绿化、少硬化,利用现有地形少动土等多种措施建设现代生态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上根据植物群落的生态习性,坚持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着眼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在树种选择上广泛栽植香樟、栾树、广玉兰、雪松、、银杏、桂花等乔木,林下植杜鹃、红继木、冬青、迎春、月季、等灌木,再植鸢尾、万年青、吉祥草等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分布、错落有致的复层生态绿化模式,整个城市四季花繁叶茂、绿草如荫,生机盎然。到目前为止,各类常用园林植物已达246种,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目标。
紧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形成了以公园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地为点缀,具有现代园林特色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
以“点”为细胞,打造城市绿地“斑块”。城市中心区按照居民出行500米步入公共绿色空间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公园和街头游园,在各个社区街道建设小型公园绿地。近几年来,新建改建滨水公园、尽水公园、东城公园3个公园,启动尽水广场、汉文化广场、玫瑰文化园、啤酒文化广场建设,建成人民路节点、西三环节点、春晖节点等街头公共绿地20处。
以“线”为骨架,构建城市绿地“廊道”。按照构筑贯通城乡、辐射全市的生态廊道的要求,坚持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注重植物造型、色彩搭配,力求一街一景致、一路一特色。斥巨资建成绿色通道50多公里。其中,城区主次干道20条,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82%,道路绿化总面积248.5万平方米,形成了以中兴大道、发展大道路等景观道路为代表,以香樟、广玉兰、法国梧桐、桂花、栾树为骨干树种,以红叶李、红继木、丰花月季、紫薇、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龙柏等灌木为点缀,以麦冬、红花草、白三叶等地被植物为衬托,生物量丰富为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
以“面”为肌肤,营造城市绿地“基质”。坚持“楼房建到哪里,绿化配套到哪里”,大力推进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全面开展了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绿化合格单位”活动,突出绿量优先和乔灌花草结合,大量推广以藤本植物为重点的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近年来,先后建设了香格里城市花园、东方明珠、新天地等一批风格迥异、舒适宜人的现代化居住小区。目前,全市已涌现出“绿化合格单位”90多个,“绿化先进单位”30多个,“花园式单位”10多个。市一中、市检察院还获得“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
枣阳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上,坚持“巧与因借”的造园思想,秉承“水为城之源,文为城之魂,绿为城之美”的理念,借天时、就地利,充分发掘文化资源,致力打造现代田园式生态之城和人文之城。
一是“就地利”,现城市的“龙脉”。依鄂北岗地之势,就丘陵地形之利,借“九龙戏金盆”之说,因地制宜,利用周围丘陵岗地的地理优势,将城郊的岗地、水库纳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保持原有植被基础上,补充其它乡土树种,营造风景林和生态林地。目前以形成东郊、西郊2处风景林带,不仅满足人们对乡野郊外的需求,而且实现了城乡景观一体。
二是“就水势”,显城市的“龙气”。按照水系与绿网交融的原则,规划设计了东郊调水、老城河联通、沙河整治等水系整治项目。首先实施了沙河“堤岸整治工程”,并高起点设计和实施了“滨水景观工程”。利用沙河地形和滩地建成了1500米长、占地4.1公顷的滨水公园,形成了美丽的滨水景观带。调水补水的东郊调水项目和联通老城河的疏通项目也都将建成以绿化为主的景观工程。
三是“彰文华”,筑城市的“龙魂”。枣阳自古就是古帝乡。东汉开国皇帝、十大明君之一的刘秀发迹于此。这成为枣阳创建园林城市中传承历史、保护景观、挖掘特色的具体文化载体。新建的中国(枣阳)汉城以恢宏的气势,先进的规划理念构筑又一座全面展示汉文化的基地,汉城、汉宫、汉文化广场为古城凭添几多历史文化韵味。在保护发掘历史文化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市政府颁发了《枣阳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组织专门人员对城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鉴定、登记挂牌、拍照建档,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养护。
年年种树,岁岁添绿。枣阳市树立大绿化观念,把整个城区当作大花园来建设,城市绿量不断增加,绿化品位越来越高,近3年来市区新增绿化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68.4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65.7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06.0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05%、38.21%和9.03平方米,市区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景观。
绿是生存空间的最高境界,是象征生命的原色。我们相信,枣阳的明天一定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露出更加俏丽的风采与奔放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