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石正文

黄石:市直三部门联合赴襄阳、宜昌考察学习污水处理收支情况

2014-11-2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刘平珍报道:鉴于黄石市污水处理费入不敷出,为解决困境,11月17日至19日,黄石市建委按照市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组织市财政局、市物价局等单位前往襄阳、宜昌两地考察学习污水处理收支情况。

  襄阳市目前已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49.5万吨/日。其中,4座采取BOT模式建设运行,1座由企业自建自运行。污水收集干管由市建委负责建设和维护,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奖补资金、国债、国外贷款和市城投公司融资。污泥处置采用BO模式建设运行,采用污泥预处理+一级中温厌氧消化产沼工艺,产生的沼气经加压、提纯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加气站,产生的沼渣作为有机肥料综合利用。年征收污水处理费约6000万元,在扣除征收手续费后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营、BOT和BO建设投资分摊、污泥处置、污水收集干管(含泵站)维护、排水监管工作、建设还贷等项目支出,年支出约1.20亿元,每年缺口约6000万元。其中,污泥处置费用从财政安排的市长基金中列支,其他缺口纳入预算管理,由财政按年初预算兜底解决。

  宜昌市目前也已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28.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均由市城投公司利用国债、外国政府贷款、国家奖补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设,建设还贷资金由财政安排。建成后污水处理厂2座委托运营,3座由其下属污水公司自主运营。管网由市城管局负责维护,费用从城维费列支。污泥处置方面,大规模污水处理厂送华新水泥窑焚烧处置,小规模污水处理厂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年征收污水处理费4400余万元,在扣除征收手续费后仅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营和污泥处置付费,年支出约3200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从两地的情况来看,黄石市污水处理收支情况与襄阳市比较类似。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前期政府投入少,建成的5座污水处理厂中2座为BOT模式、1座为TOT模式、2座为委托运营模式,污泥处置采用BO模式。建设规模约为襄阳市的1/2,目前年收入、支出和缺口也分别约为襄阳市的1/2。而从宜昌的经验来看,通过加大建设期政府投入,可以减轻运营期污水处理费支付压力。

  市建委副主任段书权、市物价局副局长梁勋升、市财政局经建科副科长杜方伟、市政公用局局长彭家斌等参加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