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危房改造圆群众安居梦
帮扶资金捆绑使用 特困对象重点扶持
通山危房改造圆群众安居梦
8日,通山县南林桥镇高桥村,8、9、11三个村民小组正在加紧建设五保户安居工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建筑工人正在加紧安装顶梁、粉刷墙体,即将首批入住的孤寡老人刘绪芝脸上堆满了笑容。
“村里有一些五保户,他们无儿无女,只靠低保度日,十分可怜。”驻村干部章卫国说,村里请求住建、移民部门特事特办,按照每人补贴3万元的标准,由村委会请人打地基、建筑、装修。
根据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和无房户解决基本安全住房的原则,该县经过摸底,发现有建房需求的有848户,其中无房户229户。
“在实施建房帮扶中,我们为建房户统一建房面积、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补偿标准,争取让这848户搬进新房过年。”县住建局机关党委书记成忠斗说。
县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县按照每平方米600元进行帮扶,1人户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2人户不超过50平方米、3人及3人以上家庭不超过70平方米进行补贴,防止对象户因超标准、超规模建房负债。
为保证帮扶对象建房“零负担”,该县综合利用住建、扶贫、移民、民政、残联等危房改造政策,将危房改造资金申请“捆绑”使用,定点投放,重点扶持。
板桥村聋哑村妇全宜定是享受“零负担”建房的代表,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她已经搬进新房。村支书刘鹤鸣介绍:“全宜定是库区移民,在危房改造中,扶贫办补助8000元、库区移民补助5000元、残联危房补助5000元、住建危房补助3万元,补助资金捆绑整合,不需要她出一分钱。”
据统计,该县需要建房帮扶的建筑面积在3.8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在建420户,已建成39户,开工率在80%以上。(徐世聪、胡佳乐、谢宏波)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