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清淤工——“城市动脉”的守护者
本网讯 通讯员李毅、向小波、胡洋报道:让人感动的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长期工作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管道里,为排污系统的顺畅运行默默挥洒着汗水,顾不得脏和臭,也从不抱怨苦和累。他们就是清淤工,也被称为“城市动脉”的守护者。
盛夏时节,连续几天的强降雨给城区排污工作增加了不少压力。当记者来到县三小校园内的排污主管道口时,两名工人正忙着清理从管道内挖出的淤泥。一旁的空地上,堆积如山的淤泥散发出阵阵恶臭,大老远就熏得人喘不过气来,但井口旁的工人却若无其事地劳作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有两名工人在摄像机无法拍摄到的地下管道里忙活,那里的环境远比地上恶劣。
县市政管理所副所长颜鹏说:“人下去了,水基本上到胯部这个位置,沙也有一米左右深。刚下去清淤的时候,那是最困难的,人一下去只要挖两铲沙,就陷进去了。不靠他人扯就拔不出来。”
透过井口向里望,只能看到管道内来回挥舞的铁锹和清淤桶,比地上更浓烈的臭味则让人泛恶欲吐。而管道内的清淤工在忙活了两个小时后,才能爬出洞口休息一阵,让自己透透气。
清淤工王家祥说:“忍不住还不是要忍,那我们有时候冲下水道比这还臭一些。”
清淤工韩庆生说:“我们上午半天最低要清一百四五十多桶。”
县市政管理所副所长颜鹏说:“我们的排水设施就相当于城市的主动脉,一旦长期不清理不维护的话,就会导致排水管道堵塞,水漫金山的情况出现。”
工作人员又把记者带到了西楚社区的排污现场,清淤工正在积满排泄物的洞口用水冲刷堵塞物,路过的行人都是捂鼻奔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造成这种堵塞往往是由大家生活中的坏习惯所致。
县市政管理所副所长颜鹏说:“我们在里面发现塑料口袋是常见的,它在下水道里和一些头发丝、拖把布、这些东西一缠,就在管道里堵住了。坡度不够的话,水流量不够大,这些东西就冲不走。”
据介绍,城区类似这样的居民点排污管有近70公里,清淤工人却不到10人,若堵塞频繁,就会来不及清淤。这就要求大家不要随便把污物倒在排污管道里。
县市政管理所副所长颜鹏说:“这些不容易腐烂的东西,应该是把它收集到垃圾桶里,丢到垃圾池里。而不应随意冲到下水道里,用水冲到化粪池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