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城市亮化还需努把力
城市亮化还需努把力
——城区亮化工作现状调查
亮化是城市的眼睛。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区亮化工程建设,将城市亮化和美化相结合,先后启动香泉映月工程、升级淦河两岸的景观带等亮化工程,致力将咸宁城区打造成为一个拥有迷人夜景的幸福美丽香城。
近日,不少网民发现,城区一些道路沿线原本已损坏的亮化设施,现在又重新亮了起来。关心城市建设的网友们纷纷表示,为了能让来咸宁的游客记住并留恋咸宁独特的魅力,就应该先让咸宁的夜晚“亮起来”、“活起来”。
现状:多元化点亮香城之夜
8日,在温泉城区龙潭大道上,工作人员三五成群,正在进行路灯架设的搭线工作,一杆杆新建的高架路灯整齐排列。该项目负责人邹翔告诉记者,路灯是龙潭大道升级改造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该工程共涉及122盏12米高的路灯,4盏20米高的高杆灯等。路灯的安装工作将于9月20日前全部完成。
这是城市亮化的一点。记者从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已形成以路灯亮化为主线、以景区、公园亮化为重点,以楼宇、桥梁等为建设载体的多元化亮化格局。
夜色中,城市中的山体、建筑和沿湖河堤被各色灯光妆点扮靓,穿上了用灯光做成的彩衣,在夜色中闪闪飘动着;淦河两岸华灯璀璨,绚彩霓虹连成线,徜徉在河流两岸,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光的海洋;月亮湾附近蓝色路灯如流星雨般坠落凡间,让人禁不住放慢脚步……经过亮化打造的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光彩夺目。
“路灯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点亮了城市美景。”据市政项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扣我市创园工作标准,精心做好城市照明设施养护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了我市城市亮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市城管局、路灯局等部门的合力配合下,新建了龙潭大道城市家具系统项目工程,加大了现有路灯的日常维修工作力度。
问题:部分路灯有人建无人管
“虽然城区这几年设立了不少新的路灯,但也有些路段的路灯却是有人建没人管。”今年45岁的吕雷,在一家出租车公司工作,他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在城区各个大街小巷里穿梭,驾龄已有20多年,对城市亮化现状有一定了解。
应记者要求,吕雷驾车一路从金桂路路口往西外环行驶到达区政府附近。记者看到,这条路上设有多处路灯,但已过晚上8时,路灯却仍然没有亮。
虽有路灯却长期“失明”,形成黑暗死角,是何原因?知情人士介绍,该路段是去年旅游节前夕,由相关部门负责的亮化工程。由于线路安装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原建单位不管,也没有按照要求正式交付给路灯部门,一年多时间已过,该路段的路灯依然职责不明。“项目归谁管都不知道,如何谈管理问题?”
据市政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建成的现有路灯由市路灯局管理。新一轮的亮化工程规划由住建部门负责,新建的道路亮化工程由市政项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工程完工后,再交由城管等部门进行管理。
管理职能进一步细划,现状却陷入了“谁都可以管、谁都不管”的怪圈。
市路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区不少新建、改建道路的路灯并未被路灯部门接收。究其原因,有的是因施工尚未完全结束或施工不达标,有的是线路图纸不全,也有电源配置或线路铺设不符合规定、灯杆灯具不合格的情况。那些长期“失明”的路灯属于不同的产权单位,由于建设单位复杂,具体属于哪个建设单位很难找到。
建议:明确职责科学管理
“任由路灯长期不亮却没人管,其实是对群众意见的漠视。”网友“万里风云”表示,虽然路灯归属复杂,但毕竟还是有管理规定的,应该能找到具体的责任单位,不能将问题一直搁置不管。
金桂路居民蒋兴盛说,既然路灯局没有接收那些“问题路灯”,相关政府部门就应建立协调部门,明确登记所有道路、桥梁、涵洞、社区的路灯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这样接到群众反映后就能及时查找到管理者,及时恢复路灯照明。
网民“杨程万里”表示,在新建或改建道路时,有关部门应该要求在路灯杆上印明其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的信息,必要时,可公示相关联系电话,方便以后路灯的管理。
电力退休职工郑玉国说,要让“问题路灯”的产权单位负起责任,还需要建立处罚或交押金制度,制约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建设路灯,并在一定时限内点亮或修复路灯。
“正在建设实施的城市总体亮化方案,也须注重灯光设计,并和城市特色相协调,以凸显城市形象。”某单位下属设计院专业设计师刘先生建议,重点做好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地标性建筑等灯光亮化工程,借助公园、湿地、高校园区等区域实施高标准、大规模的亮化工程,既改善居民生活,也为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记者手记
城市亮化要亮也要靓
路灯虽小却关乎民生,它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城市设施,也是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对于一座城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深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延展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亮化瓶颈如何破解,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明确管理责任主体,“谁的孩子谁负责”。近年来,我市响应民生需求,每年都实施一批道路街景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其中就包括了城市亮化设施的增添和改造。这些亮化设施数量众多,分布较广,要加强维护管理,必须首先明确管理责任主体。
其次,坚持亮灯率检查,给路灯找好“保姆”。许多亮化工作开建后的几年里,的确流光溢彩、非常漂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早年设置的亮化设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只要有一处小的设施损坏,就会直接影响一大片的亮化效果。相关部门应该在固定时间里,进行亮灯率检查,及时督促相关问题整改,确保辖区亮化设施的维护管理质量。
最后,统一设计建设,给城区规划找好“设计师”。城市亮化既要亮起来,也要靓起来,设计至关重要。亮化的街景改造或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应该由专业设计单位统一设计改造方案。除此之外,新建亮化工程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核,确保亮化建设的规范化和整体性。
总体而言,相关部门应把事关民生的小事当成大事来抓,有效开展亮化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朱亚平、陈红菊)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