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襄城区10月份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2013-10-31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辛勤坚守让城市更美丽
——襄城区10月份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刘晨子、龚莉、陶长江报道:金秋时节,秋风送爽,古城处处洋溢节日的浓厚氛围,人们纷纷利用国庆佳节享受亲情和惬意。然而,襄城城管人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默默的辛勤劳动为城市更靓丽挥洒着汗水,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

  严格管控古城处处更靓丽

  城市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城市管理也只有工作日,没有星期天。国庆长假期间,襄城城管同样在默默坚守。针对节日期间主要街道及景点市容环境秩序维护难度加大、沿街商家违规经营现象反弹、村(居)民违规抢建房屋问题突出等情形,区城管局未雨绸缪,严格管理,确保了节日期间干净整洁的市容和良好的城市环卫秩序。

  针对占道经营、店外作业、机动车占压人行道等违规现象,昭明中队在节日期间实施全天候巡查管理,利用早、中、晚步行执法时段,对辖区各路段出现的城市“牛皮癣”进行清理,做到日产日清,节日期间共清理“牛皮癣”60余处,查处5起粘贴行为。

  王府中队则加大了对重点区域违建的巡查力度,发现一起,拆除一起,防止部分居民利用国庆期间偷建、抢建。对巡查中发现的四医院家属院抢建房屋的行为进行了制止并拆除,拆违面积近300平方米。

  檀溪城管中队在国庆期间加大了对辖区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力度,中队组织了五名男队员成立机动队,不间断地开展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十月一日至七日,檀溪中队机动队共发现并查处违建行为5起,乱搭乱建4起。

  国庆期间,庞公中队组织队员集中开展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出店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三车”停放等影响市容的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联合庞公办事处和相关居委会加大对违法建设巡查力度,每天办事处带班领导和中队长亲自带队,巡查中共发现违法建设21起,拆除违建800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

  为确保黄家湾、隆中景区“十一”期间的市容环卫秩序,隆中中队加大了对黄家湾、春光路、襄隆路沿线的市容环境的管理力度:对春光路口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联合村委会人员进行疏导和规范,制止出店经营12余起,清理流动摊贩9起,清理落地招牌18余次,清理乱贴乱画28处,规范“三车”停放24起;对辖区瓜果疏导点和村民晒粮进行宣传,规范村民晒粮6处;在花木店加油站旁建立便民服务台,对过路行人和附近村民提供打气筒、便民小药箱等服务。

  闻过即改喜看校园新变化

  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城市管理工作,更直接关系广大青少年学子的健康成长。9月27日,“市民问政”栏目报道了二十五中门前存在游散摊点影响交通等问题后,襄城城管局高度重视,迅即组成专班实地调查,制定出台详细的工作解决方案,开展了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通行安全”为主题,以“整脏治乱”为重点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过程中,襄城城管在设置便民护学岗的同时,加大了对学校周边停车秩序宣传与整治,并对“三车”进行疏导管理;围绕游散摊点、出店经营等违规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取缔24家游散摊点,进一步规范了周边门店的经营秩序,同时为周边早餐门店设置灶台围挡,杜绝环境污染;大力开展静态交通管理工作,在学校门口设置了“三车”停放温馨指示牌,并在龙堤巷适合区域施划了10条“三车”停放线,同时加大了对附近区域机动车违停的贴单处罚力度;开展市容环卫整治工作,为周边门店更新招牌95块,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确保垃圾不落地;与65家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承诺书,共同维护校园周边道路卫生环境。

  如今,二十五中门前曾经的脏乱差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襄城城管局还将以此为契机,逐步将校园周边整治工作覆盖整个城区,努力让学生更安心,家长更放心。

  俯首躬身打造便民新城管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拥堵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一边是日益拥堵的交通,一边是无车位可停,这些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也成为襄城城管躬身倾听百姓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着力点。

  说到堵,居住在民主路、陈侯巷、老龙堤巷附近的居民感触最深,除了狭窄外,这些路段路边停车是“罪魁祸首”。对此,襄城区城管局开展了深入百姓身边,倾听百姓声音的调查工作。在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后,对反映强烈的民主路、陈侯巷、老龙堤巷等拥堵严重路段列为首批整治重点。联合交警部门,取缔陈侯巷、民主路上部分易造成机动车拥堵的停车位,并将于11月1日起在重点路段禁停区域开展严格的静态交通执法工作。与此同时,设置温馨提示牌,并不定期地向周边市民发放《温馨提示单》,避免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贴单。

  为方便市民停车,在取缔民主路及陈侯巷路段的部分停车位后,襄城城管将在文宣巷、陈侯巷、运动路等不影响交通的区域补增56个停车位,促进交通“微循环”,缓解交通压力。

  10月15日,随着铁佛寺路生态林荫停车场沥青路面铺装的完成,该市新建的第一个生态林荫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

  该停车场位于襄城环城南路与铁佛寺路交会处,原本长期闲置,荒草丛生,不仅与周边环境很不协调,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针对这一城市内环的重要节点路段,襄城区提早谋划,积极与市城管部门就该地块新建停车场事宜进行探讨,并迅速启动相关工作。

  据了解,铁佛寺路生态林荫停车场规划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停车泊位46个,共栽植胸径22公分以上的栾树56株,其他各类乔木301株,灌木2000余株,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率达40%以上,远超一般林荫停车场30%的标准。所用的高规格栾树采用树阵式种植,以数列的形式栽植于两列停车位之间,利用栾树树冠较大、常绿期长的优势,可在5月至10月底给车辆提供遮荫效果,防止车辆在阳光下被“烧烤”情况出现,有效减少阳光对车漆及乘车人的伤害。同时,该生态林荫停车场还引入雨水收集利用循环系统,通过透水砖的使用,可有效收集雨水,引入地下排水系统,用于绿化植物的灌溉,促进节水节能和生态环保。

  科技支撑城市管理数字化

  截止10月21日,襄城区已为11辆大型环卫作业车辆安装了3G视频监控调度与GPS卫星定位系统。今后,管理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可全天候监控环卫车辆,一旦路面发现突发问题,就可调动最近的垃圾清运车前往处理,大大提高了精确指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效率。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卫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大,机扫路面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机扫作业后的巡查监控工作还需人工进行,因此效率与人工清扫相差不多。尤其是在夜间进行作业时,车辆指挥调度困难,发生安全事故亦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新安装的3G视频监控调度与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将该批车辆统一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在环卫作业车辆前后安装摄像头,对车辆环卫作业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并在第一时间内确定清扫效果及是否在清扫范围内作业;同时,通过行车记录可观察到驾驶员是否存在不文明驾驶行为,可有效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便于车辆的管理。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环卫作业车辆上的安装使用,将为全面提升环卫作业机械化效率,有效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积累经验。

  金秋十月,硕果满园。靓丽的市容和市民的赞许的背后,是襄城城管人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收获,这收获不仅是今天的荣耀,也是明天接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将奏响襄城城市管理工作新的更加辉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