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让一湖碧水少受施工影响 东湖通道筑起铜墙铁壁
我国最长的城中湖隧道——东湖通道,昨日在郭郑湖水域打下第400根钢板桩。自1月20日打下第一根桩,东湖通道工程全面进入大规模围堰施工阶段。
波光粼粼的东湖里,竖插着一排钢板,长百余米。随着浮箱上大型履带吊精确吊装,一截又一截钢板拼接到位,铜墙铁壁不断延伸。
每块钢板宽40厘米,长9到15米不等,最大规格重1.4吨,通过大型器械插进湖底拼接,误差只有几毫米。不需任何螺丝和焊接,它们就能够无缝拼接在一起,因为钢板两侧都有凹凸槽,紧密切合后就像一整块,滴水不漏。“这种钢板叫做拉森钢板桩,拼接紧密,防水性能好。”施工方中建三局东湖通道3标段负责人说,由钢板拼接形成铁壁,主要任务是用来挡水。
东湖通道水面段全长6560米,经过成本测算,并从环保需求考虑,湖底隧道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除靠近东湖梅园的685米段为普通土石围堰外,其余围堰均为钢板桩围堰。围堰全部筑成后,抽水清淤,开挖施工。东湖通道全线完工后,围堰全部清除,湖面恢复原貌。
用钢板筑成的铁壁围堰,比土围堰成本高很多,但对湖面影响相对较小,能够保证一池湖水碧波荡漾。
整个水下施工需要安插钢板桩7160米,各标段总计完成400根,共计460吨。仅3标段围堰施工就需要这种钢板桩1.1万吨,目前筑围堰的拉森钢板桩,全部从日本进口。
东湖通道工程起于武汉二环线水东段主线高架桥红庙立交,止于光谷大道主线高架虹景立交,穿越东湖风景名胜区,全长10.6公里,主线双向6车道,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预计2014年年底通车。(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