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一座“七夕”新城
把城区当景区建,一座七夕新城呼之欲出。
走七夕路,观七夕园,赏天河景,听七夕曲,品天河酒……行走在郧西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七夕文化”气息。
近年来,郧西借开发七夕文化,谋求转型发展。
在文化传承上,郧西组建了七夕文化研究会,兴建博物馆,组建国内顶级水准的艺术团,全面开展了天河七夕文化民风民俗、文物史料等普查,发掘推出一批七夕文化成果。郧西七夕文化已被省列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项目和全省“一县一品”文化项目予以支持,“天河的传说”被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七夕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唤起人们对美丽、浪漫、高尚、纯真的由衷向往与追求。
在旅游开发上,郧西在全省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先后建起五龙河、龙潭河、天河风景区、上津古城等4个4A景区。除此以外,还有七夕广场、七夕文化园、天河水体景观、山体星座景观、七夕大道、天河大道、天河国际大酒店等一大批市政景观工程。旅游配套设施也加速建设。引资2亿元建设的四星级天河国际大酒店目前已投入使用,8亿元项目“世界婚博园”轮廓初成。
深读挖掘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几年,郧西旅游收入和入境游人次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县旅游总人次达242.6万,同比增长51.62%;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90.29%,今年1月至5月,游客总人次已达143.5万,同比增长54.14%;旅游总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64.4%。
郧西正成为“西安—武当山—神龙架”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
旅游拉动了一条产业链。目前,郧西新注册牛郎、织女、七夕、天河等商标15枚,新开发旅游产品6类。依托蚕桑基地加工推出了“织女牌”蚕丝被,依托山野葡萄资源开发出了“织女红”野葡萄干红,依托土特产生产出了“回家牌”山野菜;濠歌、富懋等香港服装公司先后落户郧西;今年与山东省济南市微山经济开发区润峰科技园又签下10亿元的太阳能发电光伏工程项目;与中冶集团签约三官洞国际生态狩猎场项目……(唐晓安、饶扬灿、王丽媛、查方政、庹海波)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刘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