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再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服务大城建设新跨越
编者按:
山高愈前远,梦好起宏图。1月5日,全市城管局长座谈会在猇亭区召开,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市委“坚持法治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座谈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市委常委、副市长毛传强关于城管工作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推动《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区城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水平的意见》全面实施,再创城市管理新局面,服务大城建设新跨越。
让夷陵宜居宜旅
夷陵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杨代平
2015年,夷陵区城管局将本着“理顺城管体制,建立考评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塑造队伍素质,促进工作成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思路,以立足本职、给力中心为根本,以服务市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以强化宣传、典型带动为依托,围绕一条工作主线(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建设生态夷陵),建立两个机制(城市管理考核评比机制和数字城管监督指挥协调机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建筑垃圾管控、防违控违管控和违规占道管控),实现四个提升(创新广告管理方式,提升广告店招管理水平;创新执法方式,提升城管执法效能;创新队伍管理方式,提升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创新管养方式,提升城市品位),标本兼治,全力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践行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新突破。
高水平管理城市新区
点军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代平
2015年,点军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管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滨江生态新区建设,以加强城市管理、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建设一流执法队伍为总要求,以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为主线,以完善机制、创新思维、强化管理、细化考核、量化责任为抓手,为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条块互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努力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努力实现城市综合管理考核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全力服务滨江生态新城区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定位与城市管理相匹配。
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努力实现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健全“大城管”体制下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重心下移的方针,加大考核督办力度,以考核督办促责任落实。
坚持考核督办制度。高位协调、定期督办、严格考核,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提质提标。坚持工作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区级城管工作以奖代补制度,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坚持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办法,加大问责力度。
大力改善城乡环境。全面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机械化,考核督办制度化,积极落实路段管理责任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生态点军、清洁家园”行动,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督办、健全体系,不断优化城郊环境。强力整治市容秩序。以“门前三包”、渣土管理、出店占道经营、广告招牌为重点,大力实施集中整治行动,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巩固成果、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努力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违建行为零容忍”的目标。
精细管理城市
枝江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杜勇进
2014年,枝江市城市管理局大力实施城市整理工程,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建筑立面整治28万平方米,更新升级店招900余个;完成“两横两纵”道路绿化、北站广场二期绿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开展占道经营、渣土运输处置整治行动,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坚持防违控违与拆违并举,拆除违法建设1.66万平方米;优化环卫作业方式,机械化作业率42%;加强城镇管理考核,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并投入试运行,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
2015年,枝江城管将积极推进主城区数字化管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丹阳公园、白鸭寺奥林匹克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健全违建查处机制和信息网络,持续开展防违控违拆违专项行动;优化环卫作业模式,提高机械化精细化作业程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提升乡镇城管水平;坚持法治引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综合执法效率。
开启城管发展新征程
市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毅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开启行业发展新窗口,市委座谈会及市委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吹响大城建设“三年出形象”集结号,全市城管人激情倍增。我们将把实现“大强优美”的目标记在心上,把做实大城管、扮靓新宜昌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确保宜昌城管全省前列位次、争创行业全国一流、争当市直部门学习转化上海自贸区先进经验排头兵、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服务大城建设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愿景落在地上,敢于担当,努力作为,以上海城市管理为标杆,以贯彻落实《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区城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水平的意见》为抓手,塑造“法治立业、文化促业、质量兴业、和谐稳业”的部门工作新姿态、“主体共管、事情共干、荣誉共创、成果共享”的综合管理新状态、“一体管理、智慧城管、市场运作、全向考评”的行业运行新形态、“洁绿亮美静畅”的城市形象新生态,促进行业格局从分散向集中跨越,管理方式从传统向现代变革,城市容貌从规范向品质升级,综合实力从全省前列向全国一流迈进,领跑全省行业发展竞进提质,打造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三年出形象”重要支点。
着力提升城市形象
猇亭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马思永
2015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紧紧围绕“一城五区”总体部署和营造“洁绿亮美静畅”工作目标,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狠抓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大力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排名争先进位。
锐意改革创新,构建城管工作新常态。制定《中共猇亭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水平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猇亭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办法》。将街办、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全区城市综合管理月考核范围。
打造特色亮点,营造城市环境新秩序。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打造1-2条门店招牌特色示范街,创建1条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实现“零新增、减存量”控违拆违工作目标,计划拆违1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规范停车秩序,试点推行停车收费。
提升管养水平,争创市政环卫新业绩。全面推进市政环卫作业市场化,抓好管养提标提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统筹城乡环境全覆盖。
强化队伍建设,塑造城管部门新形象。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提高队伍的执行力。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发展培养先进典型,推出市级、省级模范,形成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树立城管部门新形象。
塑造城市管理“新常态”
宜都市城市管理局党总支书记、局长 邓大庆
2014年,宜都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宜昌市城管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全省先进,宜昌一流”为目标,克难攻坚,着力塑造“洁绿美静畅”城市环境,为宜都顺利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作出了贡献。先后新购置各类专业车辆53辆,垃圾勾臂箱804个。新增13名执法人员。市容市貌秩序明显改观,先后开展了17次专项整治,对城区13条城市主干道、23条背街小巷,近2100个商家实施逐街、逐巷、逐家进行整治。环境卫生管理扎实有效。对渣土车辆污染道路的行为进行了严管重罚。同时,在城区主干道推行道路洗扫作业。绿化管养水平全面提高。完成对人民广场草坪的更新改造,完成了市树改造工程,完成了对长江大道、清江大道、城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西湖二路等次干道绿化补植。对园林绿化管养进行了严格考核。监督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数字城管系统上线试运行。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行城区道路洗扫作业模式。队伍素质建设得到加强。
2015年,宜都城管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全省先进,宜昌一流”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字城管”高位协调作用,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围绕“一个强化”,努力实现依法行政有新思维;着力“两个创新”,努力实现机制体制有新突破;着眼“三个拓展”,努力实现特色工作有新发展;狠下“四个功夫”,努力实现管理执法有新业绩。积极探索科学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洁绿美静畅”城市环境,为宜都“保百强、争进位”做贡献。
扮靓城市容貌
当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邵春桥
当阳城管局在宜昌市城管委及当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常干常新,耳目一新,大力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7月以前,当阳市出店经营多,小摊小贩打游击,执法收缴矛盾多,市民对城管执法意见非常大。从7月份开始,当阳市推出市容管理六步工作法,即前三次劝说教育记录摄像;第四次收缴后当事人到执法大队学习市容管理条例,撰写保证书,附身份证复印件后领回收缴物品;第五次收缴后罚款200元;第六次再有违规行为予以没收。六步工作法推出后,收缴再也没有小摊小贩与城管对抗,出店经营基本杜绝了。
力排众议,变乱停乱靠罚款为服务,树立了保畅通的理念。当阳城管局主动请缨编制了《中心城区停车位规划》,在河滨小区、玉泉路口等地新增停车位752个,缓解了停车压力。同时加大治理占道问题的力度,全市共取缔占道摊点300余处,拆除广告100余块,规范门店500多家,规范停车行为5000余台次,全市交通秩序显著改善。
加大统筹城乡治理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垃圾进城。2014年,先后组织城管执法队员3次到窑湾社区,10次到两河镇,一次到半月镇协助当地强化镇容镇貌执法。督促各镇建立垃圾收运体系,为白龙村提供了价值10余万元的环卫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宜昌市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示范村。
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
西陵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夏姝彤
2015年,西陵区城管局将继续学习贯彻十八大系列全会精神,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管理城市,积极推进市政环卫行业市场化,对内挖潜,对外拓展,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深化体制改革,适应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对照市、区大城管意见,进一步理顺城市综合管理区、街、居工作职责。实体运行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建立高效的城管事件受理和快速处置机制。
加强城市容貌管理,落实市容管理路段长责任制,长效运行区综合执法队联合执法机制。抓好广告店招整治,创建美好市容示范街。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抓好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整治。加强违章建筑的管控,理顺防违控违属地管理责任。利用清单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明确环卫管理内容和标准。城郊环境卫生实行整块打包,条块托管的方式,推进环卫城乡一体化作业质量向城区靠拢。研究市政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大型设备市场化、小型设备专业化,积极推进快速修补市场化,结合市级大型道路改造工程,优化我区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强化“福安”清疏热线污水外溢处置机制,拓展“福安”清疏服务范围,规范处置运行机制。
加强工作创新,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智能化。加强环卫云平台建设,利用车载GPS对环卫清扫车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对垃圾容器实现二维码编号扫描,实现垃圾清运动态管理。同时以环卫云平台为依托,整合资源,推进全域城市管理智能化,提高数字城管功能。
深化城管综合执法改革
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建管办副主任 汪新家
制度建设渐成体系。先后出台了《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关于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通知》、《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工作的通知》、《东山园区环境卫生、绿化管养及市政维修考核办法》等多个文件。
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城市管理专题汇报,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增添了一批环卫洗扫设备,提高了城管协管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
开展道路作业管理提标提质行动。2014年,投入资金210万元,购置了一批环卫洗扫车辆,为加强道路洗扫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行路段综合管理责任制。形成了以路段长为责任核心,作业外包公司片区业务经理、网格管理员等参与的“一线工作队”,建立了路段管理、特勤增援、综合执法“三重”保障体系。
完善本级城市管理考核体系。出台东山园区城市综合管理奖惩办法。
推进城管综合执法。成立了由城管、交警、公安民警、工商、国土等单位参加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做到专项整治统一行动,日常管理各尽其责。
2015年,高新区管委会将继续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完善工作规则,确保新的执法体制规范运行,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与执法监督的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区级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对城东大道上段、港窑路上段门店招牌实施综合整治,美化进出城通道。开展临街垃圾巡回收集,规范垃圾容器设置。推进城管中队下放街办工作,进一步完善路段长综合管理责任制。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廉洁高效、文明和谐的执法队伍。加大城管工作投入,促使提标提质成为新常态。持续加强防违控违工作,确保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
提高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水平
远安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严祥云
2014年,远安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市城管委及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抓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政府实事工程等城市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5年,远安县城管局将继续围绕市城管委及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全面落实防违控违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提档升级工程,巩固全县境内基本不见白色垃圾成果,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和粪便处理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加快垃圾中转总站及垃圾收集设施改造工程,规范管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做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规范运行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持续推进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逐步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抓好城管班子及队伍建设,为城市管理工作深化改革作出不懈努力。
打造全省最干净县市
秭归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林松
2014年,秭归县城管局以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核心,以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整治为抓手,工作中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依次完成了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对殡葬改革的“双禁”治理、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渣土运输及交通秩序整治、城区狗患、噪音、房产市场、重点水域治理等“八项”整治工作,使城市秩序明显好转,市容市貌明显提升。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了更为优良的环境。
2015年,秭归城管以“打造湖北省最干净城市”为目标,着力深化环境整治、让城市更美丽,着力完善载体功能、让设施更完善,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让管理更规范,力促城市管理水平再有新提升,为建设山清水秀的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而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工作:市容整治出新亮点、城管机制出新活力、违建管控出新效果、环卫作业出新面貌、构建大城管新常态、队伍建设出新形象。
秭归县城管局将做到气沉丹田抓城市管理,心无旁骛促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将积极投身“四县”的目标管理,为推进秭归经济社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争创城市管理示范区
伍家岗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齐运建
伍家岗区以“抓精细管理、创一流业绩、建示范城区”为总体思路,深入探索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为争创“城市建设管理示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抓改革、促保障。将“四办一乡”辖区的5个城管中队的指挥权、事权、考核奖惩和工作经费全部下放至街(乡),进一步充实基层管理力量;指导街(乡)探索市场化管理新办法,伍家岗街办将夷顺市场前停车收费和市容管理捆绑发包给一家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兜底的姿态将绿化带保洁纳入全区环卫作业范围;将工地开挖渣土运输办证主体由乙方变为甲方,理顺了渣土运输审批程序。
抓发展、促一流。服务项目建设,对城中金谷、财富广场等重点项目减免部分行政收费,支持了企业发展;服务新区建设,向新区办派驻城管执法队员,为新区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全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万余平方米,其中新区建设范围内违章建筑38000多平方米,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区建设。
抓环境、促整洁。投入180万元,购买大型洗扫车4台,提高机械化作业力度,对胜利四路等5条景观道路提质提标;推进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将伍家乡各村纳入全区环卫统一作业;加大考核力度,将街(乡)、社区(村)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纳入作业公司的考核,实现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全覆盖。
抓民生、促和谐。方便群众出行,新建、维修人行道1.2万平方米,维修沥青路面600多平方米。畅通城市“肠道”,对全区150多个杂居小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了集中清疏,累计清疏杂居小区排水管道2万多米,清疏城市主排水7万多米,对胜利四路16、18号等10余杂居小区排水和合益路排水沟进行了改造,辖区下水堵塞、污水外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美化城市“脸面”,投入100多万元对东山大道、中南路、港窑路等景观道路的门店招牌进行了改造升级。
锤炼城管“铁军”
兴山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向月军
兴山县城市管理局从5月建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投资建立了办公场地、购置了办公设备、充实了队伍力量,配发了执法装备,健全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市容市貌,构建了“两违”防控格局,整修了市政设施,增加了绿化面积,城市管理成效有目共睹,执法铁军和城市保姆两个形象充分显现。
2015年,兴山城管将积极落实“实干兴城、打造铁军”的城管精神,打好城市管理保障战。积极争取县政府的支持,确保城市管理县级财政部门预算达到1500万元以上。招录城管队员,在八个乡镇设立城管中队。
打好数字城管建设战。目标定位上,投资600万以上,达到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水平。投资模式上,采取BT模式,依托有能力的大公司投入建设。资源整合上,实行“五网合一”。建设思路上,开发九大基础子系统和十一大运用子系统。预计整套系统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行。
打好“两违”积存攻坚战。学习秭归经验,普查积存违建现状,坚持整片推进、中心开花、重点突出的原则,计划用1年的时间实施七大战役。
建设“都市后花园”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兴宏
2015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将继续坚持“管理城市,服务人民”的理念,按照“洁绿亮美静畅”的标准,以三大转变为有力抓手,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理念上由无法向有法转变。跳出劝导教育成效甚微的困境,既崇尚以人为本,又坚持严明执法。坚持“关爱+帮扶+执法”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坚持“把管理对象当作服务对象”的理念。坚持“教育与宣传并重”的方法,营造“管理城市人人有责,管理城市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重心上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坚持“疏堵结合”,完善市容功能,缓解行路难。科学设定“严禁区”“临时经营区”,方便“提篮小卖”及节假日流动经营。规范固定门店管理,严禁超“红线”经营。
手段上由柔性向刚性转变。以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行为。修订完善《城镇建设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组建城管局新区分局队伍。提请相关部门批准成立城市管理警务大队,形成“公安+城管”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逐步解决环卫、园林一线工人工资严重偏低的问题。探索有管理经验或能力的“第三方”参与城市管理,将县城区市容环境的部分地段列入试点。
助力生态新五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承绪
五峰城管局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狠抓五项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始终战斗在新城建设第一线,全力服务于新城建设。
以防违控违为重点抓好综合执法工作,切实做到“防止新增、消化存量”,坚决打击未批先建等违法建设行为;以环卫管理为重点抓好市容市貌整治,严厉整治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美化绿化为重点抓好县庆项目建设,坚持“绿化与景观并重,建设与管护齐抓”,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道路通行为重点抓好市政工作,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五是以作风整顿为重点抓好城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2014年,五峰城管局共排查违法建设97起,4731平方米,立案查处29起,强制拆除11户,417.4平方米。整治出店经营950次,占道经营5130次,清理活动广告牌1554次,野广告5170张,拆除户外广告牌72个,横幅404条,简易棚亭178个。修复古潭路、东西路等影响市民出行的道路3700米,投资50余万元新建绿化景观带2500平方米。
新城建设,城管先行。2015年,五峰城管局将继续规范管理、提升水平,为建设宜居宜旅宜业的生态文化新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