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城管“缓冲执法”收奇效
你保全他的面子 他甘心接受你的处罚
汉川城管“缓冲执法”收奇效
不当场处罚,不强扣物品,24小时“缓冲”,留给违规商户自尊的空间,换来他们自觉的配合。汉川市城管局试行“缓冲执法”2个月,收到奇效:全市共处罚出店经营、乱搭滥建等违规行为27起,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8日上午,泵站路与欢乐街交界处的水果店老板刘新明,将几箱水果、鲜花摆到店外,趁三八节招揽生意。临近中午,汉川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市容二中队队员马少平和周正勇来到店里,将现场照片和一份处理通知书交给刘老板。
思前想后一晚上,9日清早,刘新明到市城管监察大队案件处理中心,主动交上50元罚款,并写下保证书:“本人承诺今后不再出店经营,如有违反,愿意接受你队处罚。”
“他们早就劝过多次,这次又是图侥幸,他们照顾我的家庭情况,只罚了50块钱,心服口服。这次承诺书也写了,以后可没脸再违规了。”刘新明说。
“缓冲执法”自今年元月10日起试行。提前劝阻,执法取证,管罚分离,立据承诺。相比现场处罚,“缓冲执法”空出一天时间让当事人冷静思考,既照顾双方自尊,又有理有据。
汉川市城管局局长石高文说,过去当街罚款、扣物,商户觉得很丢面子,往往有抵触情绪;城管队员觉得商户不服管,执法没自尊。因此,言语不和“擦枪走火”时有发生。市容一中队队员董汉平说,推行“缓冲执法”后,做商户工作比过去容易多了,“老百姓其实通情达理,你保全他的面子,他也不掉你的底子。”
“缓冲执法”实施以来,城管队员与商户未发生一起纠纷,80%以上商户在24小时内上门缴纳罚款并立承诺书,另有几位商户经催缴后,也“服气”地接受处理。(梁晓莹、刘重庆、刘定旭、罗予翎)
【记者手记】
关键在将心比心
城管与商户,常被看成“猫”与“鼠”。当街争执拉扯,双方难以控制情绪,城管有理常常变成无理,不仅处罚难,有时还得倒赔钱。
24小时的缓冲,好比借梯子下台。实施中,执法者不黑脸,执法对象不反弹,双方不损尊严,不伤和气。
收得奇效的关键,并不仅在于照顾了双方“面子”,更在于“将心比心”。把走进百姓、倾听百姓心声的功夫做足,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来改进管理模式,这才是城管等部门需要思考与借鉴的。
表面看,缓冲执法只是方法的改进,实质上,则是观念和作风的转变。(梁晓莹)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