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孝感正文

安陆:浓墨重彩换新颜

2015-08-0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浓墨重彩换新颜
——安陆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走笔

  一群孩子在巷子里追逐嬉戏,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街边家门口含饴弄孙,路人骑车从平整的路面驶过,洒下一串清脆的铃声……

  情系万千百姓的城市建设提质改造工程使得一幅古朴恬淡的画卷,浮现在“幸福安陆”的壮美蓝图中。

  科学规划蓝图,建设宜居城市

  安陆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改善城市环境,确立了“一轴两岸、三区一新”的城市发展框架,明确了“北控南进、东拓西启”的发展方向。

  一张生态系统绿色蓝图,凸显出匠心独具的科学规划。

  该市科学规划绿地,着力打造城市小景,因地制宜在公园和景观带中融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种植银杏、桂花、红叶石楠等景观树种,达到十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

  围绕打造绿品牌、做足水文章、丰富夜景观等主题,推进毛河、槎山河、七里河治理,初步建成“一线三河串五珠”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绿满涢城”的号角吹响以后,安陆城市绿化建设有了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67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已达665.97公顷,城区绿地率达34.51%,绿化覆盖率达38.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83平方米,形成了以大绿化为基础、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绿化为网络、小区绿化为依托、街头绿地为点缀的城市绿化体系。

  目前,该市建成太白广场、河滨公园、德安公园等3个综合型公园,以及市标小游园、普爱小游园等8处街头绿地。规划中的龙王冲水库四周,欲打造占地400亩的城市森林公园,现已完成90亩的植树任务。

  改造背街小巷,疏通毛细血管

  安陆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但作为城市路网“毛细血管”的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突出,市民意见很大。

  “城市建设不能只注重大街、公园等城市的‘面子’,更要治理好背街小巷等城市的‘里子’。”安陆市委、市政府关注高楼背后的小街小巷,今年安陆启动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

  按照一套班子、一张平面图、一个整治方案、一个居民议事监督小组、一个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的“五一个”推进机制,路平、灯亮、沟通、绿化、拆违、配套、规范、整洁的要求,对府城、南城、开发区中心城区的30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质,采取包联帮扶的工作模式,科学推进管网改造、路面修补、垃圾清理、街道绿化、建章立制等相关工作,改变城区背街小巷脏乱差局面。

  背街不背,小巷不小。走进安陆市府城办事处圆通寺社区,昔日脏乱差的街道悄然生变:私搭滥建的棚子不见了踪影,菜园杂草丛变成了花坛和护栏,裸露的土路铺上了方砖,沿街墙壁粉刷一新。

  建设美丽乡村,激活乡村旅游

  擎天古树,苍翠挺拔;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门前小河,流水潺潺;乡村慢道,蜿蜒曲折……走进安陆市烟店镇袁畈村,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今年3月,该村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文明村”。

  作为安陆市“精品乡村游”项目建设的核心村和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的重点村之一,袁畈村以田园乡村型、特色产业型、文明新风型、民主管理型为村级发展思路,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植树造林,实现村容村貌提质升级。

  为保留村庄原有的自然风貌,该村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统一刷白房屋墙体、修建垃圾池,聘请保洁员3名,配备垃圾清运车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谁家门前屋后太邋遢,影响到村里环境,不但自己没面子,大家也不答应。”74岁的李金英老人每天坚持“巡村”,义务担任起环境监督员。

  今年,安陆市正式启动“精品乡村游”工程。串珠成链,通过公路和水路游线把分散在各处的乡村美景进行串联,努力整合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山居图实景地”。重点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餐饮娱乐、农事体验、运动养生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形成生态环境优美、设施服务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社区居民议事,共建幸福家园

  “餐馆的烟囱正对着阳台的门,晾衣服都不敢,希望想办法尽快解决。”在府城南大社区居民议事会上,就如何改善社区环境,大伙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两小时的议事会热热闹闹,居民代表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条,社区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一一去落实。

  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安陆中心城区各社区从居民、党员、“五老人员”中推选成立居民议事监督小组,对社区环境如何整治、整治哪些地方、资金投入多少进行商议。在整治过程中,社区把居民议事代表请到施工现场,请他们提意见。

  通过定点示范建设,看着别人家门口铺上了地砖、安了花栏,群众从当初的不配合、观望,变为主动拆棚扯菜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为了配合整治,圆通寺社区居民周珍主动扯掉了家门口菜园地里正在挂果的黄瓜、豇豆。

  社区在各街道、小区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使家家户户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由居民代表组成的卫生监督小组对各家门前卫生每天巡查、每周评比、曝光。同时,各社区严格实行“五包”责任制,建立街巷居民自治公约,组织居民推选街长、巷长、楼长,引导居民参加环境建设和管理,同时发挥网格员的监督管理职能进行检查督办。

  “有了路灯后,一到晚上亮堂堂的,走在路上心里也是敞亮的。”“现在政府越来越关注咱百姓的生活了。”背街小巷改造以来,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幸福。(杨鹏程)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