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建立保洁长效机制 确保整治成果
本网讯 通讯员程勇报道:自全省“洁万家”活动开展以来,丹江口市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做到边整治边建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共清理垃圾6789吨,清理沟渠81.9万米,购置垃圾箱1361个、垃圾车46辆,建垃圾收集池628个、转运池178个,建垃圾中转站31个、垃圾填埋场8个,建沼气池1458个,建村庄道路82.3公里;美化房屋14079户,绿化植树116620株;落实环卫人员511人,制定村级生态文明建设公约216份,开设农村道德讲堂232个。为杜绝“整时一阵风,整后又反弹”现象的发生,该市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三种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成果,激发起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一是建立垃圾统一管理处理机制。建立村民定期打扫,村级负责收集,乡镇负责清运,市级负责处理的垃圾管理机制。全市目前已规划建设8个垃圾填埋场处理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垃圾处理厂只有城区有,因此只能解决城郊乡镇办事处的垃圾处理,偏远乡镇无法兼顾。丹江口市通过“三万”活动开展力争每两个乡镇达到一个填埋场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和填埋。如江北的蒿坪镇和石鼓镇就在交界处的锅底山规划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目前规划评审已经通过专家组验收,计划开春动工兴建。
二是建立“文明村、文明户”评比机制。习家店、石鼓、官山、浪河等乡镇已经开始“文明村”及“文明户”评选活动,并向受表彰的农户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其中石鼓镇一次性拿出1.6万元对环境卫生整治比较好的村进行奖励,并对文明户进行现场挂牌,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在整个“三万”活动中,该市将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创建市级示范村50个,评选文明户36200户定制村级生态文明建设公约216份,开设农村道德讲堂232个。
三是建立保洁员聘用机制。对集镇建设起步早的乡镇及大的移民集中安置点建立保洁员聘用制,通过村集体出资一点、通村公路养护捆绑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办法解决保洁员工资问题。通过“三万”活动开展,全市将落实环卫工作人员511名。(来源:丹江口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