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型城城镇化进程加快
本网讯 通讯员袁平和报道: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将城镇化建设列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优势产业打造、城镇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改善、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优化、精神文明提升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底,十堰市城镇化率达到51.5%,比上年度提高2.18个百分点。
县市城区建设亮点纷呈。丹江口市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强力推进“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承办了全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实现了“湖北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郧县按照“优于、高于、雅于”十堰中心城区的要求,全面加快生态滨江新区建设。郧西县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投资8.5亿元,推进城建各类项目27个,坚持把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县城形象的切入点,不断加大投入,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县城功能日益完善,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和“湖北省园林县城”。竹山县强化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年争取资金2.97亿元,组织实施重点工程35个,城建投入创历史新高。竹溪县围绕“省际边贸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高举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大旗,纵深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市容环境整治等工作,荣获“湖北省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房县以开展“四城联创”为契机,推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坚持大员上阵,先后投资1100万元对城区街头公园、沿河景区、道路行道树全面实施改造升级,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顺利跻身“国家园林县城”行列。
村镇建设日新月异。在城镇化建设中,十堰市各地更加注重着眼长远,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全年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项目13360户,有效改善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各县市区重点加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承载力、吸纳力,以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的生产环境引导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吸引农民踊跃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丹江口市浪河镇结合南水北调,以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集镇规模,规划区面积由2008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7.5平方公里,建成了综合功能区、核心居住区、一江两岸景观区三大功能区,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刷黑”四纵三横7条道路,建成可容纳2万人的生态宜居新镇。房县军店镇建成了8公里的环集镇生态河堤,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向农村延伸,城镇化率已达到50%。竹溪县兵营乡投入15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率、亮化率均达到100%......城镇管理也不断得到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