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扮靓美丽乡村——家和物业保洁工作写实
14日,记者驱车行驶在皂岳公路北段上,只见一幅天蓝、树绿、地净的美丽新画卷。
皂市镇文墩村村民欣喜地介绍,原来村口随处可见的垃圾不见了,每隔200米就能看到一个显眼的绿色垃圾桶,每天都能看到保洁员清捡垃圾,“我们也享受到了像城里一样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了”。
2013年底,天门家和物业承担了皂岳公路主干道及道路两侧150米内道路的清捡保洁工作。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这段路的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北大门”更靓丽了
早晨7时许,太阳初升,天气微凉,家和物业的保洁员孙正在吃完早餐后,按照公司的着装要求穿上橙黄色褂子,戴上橙黄色帽子,拿着工具来到自己的保洁路段——皂市镇文墩村路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孙正在在路上来回穿梭,不时熟练地夹起一块又一块的白色垃圾。边坡上的杂草、电线杆上的牛皮癣,都在他利落的动作中被一一清理。
文墩村有村民400多户,武荆高速(天门段)入口也在这里,有天门“北大门”之称,车流量大,来往人员多,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也大。
过去,这里属于“三无”地区:无清运设备、无清扫机构、无专人管理。道路上垃圾遍地、塑料袋乱飞,夏天更是蚊子苍蝇成群结队,环境非常脏乱。
2014年1月,孙正在被公司派往该路段负责保洁工作后,一年多过去,道路变得整洁又漂亮。“这个路段太重要了,是天门人的脸面,保洁工作一定要做好”。
更可喜的是,村民们随地乱扔、乱倒的陋习也已悄然发生改变,保护环境正在成为沿线村民们的共识。“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道路,我们也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村里60多岁的方春香老人说。
废品市场换新颜
皂市镇白土山村有一个废品市场,集中了8家废品收购点。“以前,这里脏乱出了名,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群众反响特别大,当地政府也十分棘手。自从天门家和物业承担整个皂岳道路保洁工作以来,确实为沿线百姓带来了实惠,给当地政府环境整治减了压。”皂市镇主管环卫工作的刘楚才深有体会地说。
14日,记者来到白土山村废品市场,却感觉眼前一亮:干净的村组路,整齐的杨树林,收购点全用围墙或者围栏圈起来,井然有序、整洁卫生。所有这些改变,离不开家和物业道路保洁员的努力。
鲁木佴,今年60多岁,是白土山村的老党员,十分有责任心。看中了这点,家和物业招聘他为道路保洁员。上岗后,老人除了做好日常的道路清洁工作,还多次到这几家废品收购点,向负责人宣传环保知识,劝说他们把废品集中存放,做好环境卫生。
在老人的劝说下,目前,已有两家停业,其他几家也都实现了废品集中分类存放,原有的垃圾也都进行了彻底清理。
“保洁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公司给了我这个机会,能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再辛苦我都值得。”鲁木佴说。
改变源于付出
道路干净了,村庄变美了,村民卫生习惯养成了,在这一切改变的背后都是家和物业保洁员工的辛勤付出。据公司皂岳公路北段管理处主任陈刚介绍,管理处在该路段负责的段面涉及到竟陵办事处和九真、皂市2个乡镇,保洁里程达30多公里,现有保洁员29人,配备了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垃圾桶、板车等道路保洁工具。
陈刚还介绍,管理处每月定时召开道路管理与道路保洁督导会,要求员工对路上及道路两侧的白色垃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居(村)民区门前杂物及桥梁、电线杆上的广告牌、牛皮癣,道路两侧路边杂草及时清除,对沿线每天收集的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沿线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
保洁员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要维护好道路的整洁,还需要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家和物业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常态化地逐村逐户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告知垃圾收集时间,公布垃圾存放地点,对乱扔乱倒垃圾的不良现象及时发现、即时劝导、及时制止。
“九真镇道路周边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面向市场公开招投标引进的专业化物业公司——家和物业进行专业化道路保洁的正确决策,使沿线村民确实享受到了‘家和物业服务到家门。道路保洁美化到乡村’带来的红利。沿线乡镇认可,沿线村民满意。”市政协委员、九真镇政协主席张声波接受采访时表示。(彭丹、吴述明、马国平)
来源: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