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推出新举措 争创新业绩
随县:打造魅力县城 建设宜居村镇
2014年随县住建局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加快实施魅力新县城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宜居村镇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可喜成绩。
今年,该局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近期和今后,该县将重点建设19个项目,分别是:烈山湖桥及烈山东路项目、县人民医院、城市福利院、洪山大道南北贯通、炎帝大道与新316国道及民生大道北与新316国道连通、城北路、幸福大道东段道路、新民通航南侧道路、滨湖西路沿湖边绿化、洪山路与炎帝大道夹角地带(小游园)绿化、滨湖东路至一桥东头路口的贯通、烈山湖二级橡胶坝、东区开发、学校建设项目、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何家小桥至东镇小广场道路两侧房屋包装改造、县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建设项目。
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扎实开展 “楚天杯”、 “宜居村庄”、 “神农杯”、 “烈山杯”创建活动,大力实施 “洁美家园”活动,完善 “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今年争取省下达1000户农村危房指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全面启动均川镇、殷店镇、唐县镇、洪山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村镇环境。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行街路巷长责任制和城区各商业门店、住户门前 “四包”责任制。保持市容管理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脏乱差现象反弹。强化市政巡查监管,确保市政设施良好运作。加强绿化环卫管理,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实施城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大工程,着力提高城市品位。
加大行业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建筑市场秩序监管,强化基本建设程序,保障工程建设手续完善,确保项目报建率、工程监督率、招投标率、合同备案率、竣工验收率、档案归集率达到100%。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加强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抓好房地产市场监管,配合国土部门抓好小产权房的治理。
加大发展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硬件软件建设,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一票制收费”;进一步优化服务手段,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流程和办事时限;进一步完善正风肃纪手段,对那些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尚传财)
广水:大规划 大建设 大整治 大联动
去年,广水住建局狠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城乡一体并进发展,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村镇特色更加鲜明、规划引领更加有力、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今年,该局将以“五个突出”为重点,点面结合,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
突出大规划。强化龙头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编制规划,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执行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地位和尊严。认清一个形势,做到两个管住,严把三个关口,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建设。
突出大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以批挥部为依托,以科学施工为基础,细化方案,明确节点,加快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取得重大进展。高标准打造2大新区,大气魄建设工业园区,下硬功推进旧城改造,着力推进中等、特色、宜居城市建设。
突础大配套。强化品位意识,以“文”塑城,以“绿”靓城,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快园林绿化步伐、加快硬化亮化步伐、加快两城同城步伐,着力建设鄂北魅力城市。
突出大整治。强化规范意识,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始终坚守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要落实两个责任,注重两个市场,抓住两个重点,切实加强建工、燃气、村镇管理。
突出大联动。强化法治意识,整合行政资源,集中执法力量,推进大联动、大执法,切实解决执法不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广建)
曾都:打造首善之区助力品牌城市
2014年,曾都区城乡规划与建设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稳步展开、行业管理得到有效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违法建设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的一年,该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大规划编制和管理力度。一是在曾都经济开发区现有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曾都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做好报批实施工作。二是编制《湖北省专汽产业园规划》;三是做好《明珠新城详细规划》报批实施工作;四是抓好洛阳、何店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万店、何店、洛阳、府河四镇美丽乡村规划。五是做好全区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
加强城镇管理督办检查力度。一是全力抓好全省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试点建设工作。重点抓好规划方案的编制,推进方案的拟定及实施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年行动”工作。二是继续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三是组织各地认真开展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省 “楚天杯”、市“神农杯”、区“编钟杯”创建活动和考核,总结推广城镇管理的先进典型的经验。四是继续抓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五是抓好 “宜居村庄”、“美丽乡村”、全国“古村落”(洛阳镇九口堰村)试点及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工作。六是抓好“十三五”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工作。
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一是扎实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重点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督查工作内容,并落实企业和执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二是制定支持建筑业发展规划和措施。三是通过完善批后监管等手段,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建设。四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两化”建设。狠抓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升全区安全文明标准化水平。五是加大对《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资质动态管理和施工现场劳务人员持证上岗的督查,完善农民工保障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六是加强对劳务市场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七是全面执行65%的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及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八是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对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具体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规范中标后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变更行为。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一是完成孔家坡236套廉租房分配工作。二是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准入和预售、销售合同备案以及实名购房制度,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销售商品房监管,严厉查处违规建房、哄抬房价、一房多售等违规违法行为。
加强队伍建设力度。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情操,激发和培养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的建设队伍。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曾新)
高新区:打造靓丽新区 展现秀丽风景
去年,高新区建设局扎实开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名列前茅、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卓有成效、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运转、村镇建设呈现新亮点、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该局将突出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开创住建工作新局面。
全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强力推进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落实“两书一牌”和实体工程管理标准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强化市政工程监管,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
继续深入开展 “洁美家园”大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动实现“一覆盖、两提高”,全面落实市政府提出的 “建立两个机制、两个清理、三个到位的要求”,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显著提升。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协助启动芦家坡、十里铺、望城岗、青春村、二棉社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市政府分配的棚户区改造指标。做好公租房的申报审批与分配入住工作。
全面提升全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环卫清扫保洁长效化、绿化管护标准化、市政设施运转正常化、人员设备管理规范化。运用市场化的模式理顺路灯管理体制,确保全区路灯管理的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使全区路灯维护进入安全和正常化的状态。
全面开展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干部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建设管理团队,为高新区的又快又好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高新)
城建档案馆:推进地下管网普查 打造为民服务平台
去年,城建档案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服从于城建建设和管理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新的一年,城建档案馆将重点做好七项工作。一是迅速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确保地下管线普查工作2015年底圆满完成。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市政工程重点项目的资料收集力度。三是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四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建设标准化库房。五是完成收集档案资料3000卷,照片20000张,影像资料200分钟,并对所有进馆资料进行电子著录,及时归档,对重大项目进行光盘制作。六是围绕2015年度重点工程项目,不断探索档案利用工作的新经验、新办法,充分体现馆藏档案的利用价值。七是开展随州境内现存老建筑(50年以上)重新建档工作,便于老建筑保护和维护、传承随州建筑文化。(郑方明)
房产局:让民有所居民有所乐
去年,市房产局紧紧围绕年度责任目标,加快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住房保障各项年度任务圆满完成,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渠道进一步拓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现并轨运行,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拓展。
新的一年,市房产局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9454套(户),其中: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67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开工5728套、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500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450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5000套;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4612套。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市房产局一是着力营造完成任务的良好氛围。落实土地、规划、资金等要素保障,创新拓宽保障房筹集建设渠道和筹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新项目落实开工及结转项目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基本建成和分配入住任务目标。
二是着力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鼓励用工企业自建、长期租赁等方式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制定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实施办法,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住房问题,助推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创新棚户区改造安置方式,制定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办法,着力破解房屋征收难问题,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改善老城区居民住房条件和城市环境面貌。服务城市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中村改造。
三是着力提高住房保障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实现民政、公安、社保、工商、税务、房产等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共同做好住房保障准入审核工作机制,做好住房保障申请对象的收入、住房、家庭财产等的审核工作,杜绝瞒报、骗保行为。强化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全面公开保障性住房的年度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及退出情况等信息,畅通投诉监督渠道,接受社会监督。采取公开摇号方式确定保障房配租对象,加强对保障房分配的全过程监督,确保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各项制度措施。全面开展对现有保障对象的收入、住房、家庭财产状况清查活动,对调查核实已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坚决予以退出。加强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及时补充、更新系统数据信息,不断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是着力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程序执行,并强化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质量责任终身制等各项质量保障措施。正确处理工期与质量、安全的关系,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坚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着力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按照省政府对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时间节点要求,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问责制度。完善年初部署、月进度报表、季度督查、年中检查、年末考核和各类专项检查有机结合的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各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情况的跟踪检查督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黎鹏)
三办:推动节能和绿色建筑 再铸辉煌
去年,市“三办”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岗位创新,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代表湖北省专项检查顺利通过了住建部的检查验收;中心城区已全面执行65%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发展。
新的一年,市“三办”将再接再厉,做好“两个城市”、“两个产业”发展,推动节能和绿色建筑再铸辉煌。
启动“两个城市”创建。一是启动城东城南新区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工作,编制《城东城南新区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实施方案》,制定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服务和监管力度,建立技术支撑平台,将城东城南新区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二是启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牵头编制重点项目设计方案,结合我市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加快现有系统之间资源整合,尽快搭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将我市建设成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低碳节能、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推动“两个产业”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做好住建部《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的宣贯工作,引导商混企业加大节能减排设备的投入,提高对废渣、废浆、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效率,从根本上促进预拌混凝土产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转变,让这一传统行业在科技创新之下走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二是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建立经济激励政策,在绿色建筑推广中加强对建筑产业化的要求,引导建筑构部件生产企业由产品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形成完整的建筑产业化技术解决方案。建设绿色建材工业园,扶持和培养一批具备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建筑产业化设计研究团队,扶持农民工转型为有技术专长和职业化素养的产业工人。(胡军辉)
市政处:三套马车齐发力,全处上下争第一
过去的一年,市政处发扬以干求助、激情创业的精神,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创新发展,破解难题,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齐丰收的好成绩,全年完成规费86万元,各类市政设施养护产值460万元,三产业产值过千万元。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零违纪,服务对象零投诉,行政执法零举报,社会管理零上访,安全生产零事故,计划生育零超生的骄人成绩。
新的一年,市政处将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创业夯基础,拓宽空间求跨越,三套马车齐发力,全处上下争第一。
一是做大做强星合公司,走合作共赢发展之路。主动与建投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建投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和市政处的人力资源优势、设备资源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克难节俭,更新改造沥青拌合设备,提升施工机械化程度;紧盯汉东路延伸线打通、神农大道四期扩改等重点改造项目,在项目建设中锤炼队伍,提升素质,增加效益,寻求发展。
二是做精做细设施维护,走机械化发展之路。围绕“三化”,即井盖管理数字化、桥梁检测常态化、小型维修经常化。采取GPS定位的办法,将城区井盖科学定位,实行数字化管理。投入42万元对五眼桥等8座桥梁进行检测,投资210万元对花溪桥、水西门桥、解放路桥进行加固,投资17.86万元对马家榨桥、舜井道桥等9座桥梁设施进行维修,确保桥梁安全运行。对白云大道凤凰酒店至乐都旋风、沿河大道青年路至明珠路段的沥青路面进行改造。加大灌缝力度,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三是做正做规设施管理,走依法管理之路。以市政设施规范管理为立足点,强化四项整顿:整顿临街面装饰装修,确保道路整洁美观;整顿擅挖城市道路,确保道路完好;整顿超重车辆,确保道路使用寿命;整顿依附在城市道路上井、箱、盖的管理,依规、依章收取占道费;与城管部门沟通,争取政府支持,规范城区人行道停车场设置,减少对城区人行道的损坏。
四是做优做实队伍建设,走常态化之路。 一是以业务学习为主线,强化学习培训。聘请道桥专家分章分节分项讲述道路桥梁的专业知识;聘请党校老师授课使干部职工知国情、了市情,主动适应新常态;聘请法制专家讲课使干部职工学法懂法;聘请纪检专家授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使干部职工自觉遵章守纪。二是抓实督查制度。扩大督查范围、加大督查通报、强化督查效果,狠抓督查落实。把督查情况与部门评先挂钩、与职工绩效工资挂钩。
五是做严做紧廉政建设,走清廉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细化内部模拟招标制度,规范材料采购遴选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实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审核。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制度,凡涉及到职工职称评定、工资晋升,都要公开、公平、公正,在阳光下操作、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支持基层支部和工青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齐心聚力,深化发展的态势。
春节期间,市市政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对50多处破损沥青路面进行了修补,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钟克波、熊家伟)
来源: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