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撰稿工作的通知
鄂建文[2008]37号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建委(建设局),厅直各单位:
为了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我省城乡建设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省建设厅决定编纂我省建设行业专业性年刊和资料工具书《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以下简称《年鉴》)。《年鉴》内容涵盖全省城乡规划、村镇建设、城市建设、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建设科技与教育、法制工作、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鉴》是全面反映我省建设事业发展状况,资料信息兼容的专业性资料工具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将对宣传湖北,指导、促进湖北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存史留鉴产生深远影响、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的高度研究布置此项工作,安排相关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确保编纂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年鉴》编辑方案(见附件1)要求,认真做好资料收集编写工作。在资料收集编写中,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2007年全年本地、本部门和单位建设工作的大事要事,突出反映我省建设行业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就、新特点,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精炼。
三、为保证《年鉴》图文并茂,请各部门、单位在提供文字资料稿的同时,务必提供相关照片和图片及文字说明。主要是反映当地建设成就和国家、部、省级领导视察调研当地建设的图片。市、州、林区建委(建设局)提供10张左右图片,各有关单位提供5张左右图片(请附JPEG格式光盘)。
四、编写的文章和表格的统计资料数据一律以统计部门或有关部门正式公布的为准,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详尽。
五、请各市、州、林区建委(建设局)及有关单位认真填报《年鉴》编辑单位情况表(见附件2)。年鉴稿件应提供文字稿和电子版稿两种,电子版请使用Word格式。稿件编撰者应署名,并由组稿单位盖章,于2008年4月31日前报省建设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 027-68873012 68873049
传真: 027-68873410
电子信箱:xxzx@hbsjst.gov.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中南路12号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邮政编码:430071
附件:1、《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编辑方案
2、《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各编辑单位情况表
二○○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抄送:厅机关各处室、各相关单位
湖北省建设厅办公室
附件1
《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编辑方案
为全面记录湖北2007年建设行业的发展,反映各地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特组织编辑《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湖北建设年鉴》是湖北省建设厅主管,委托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大型专业性年刊和资料工具书。年鉴为国际标准大16开精装本向省内外公开发行。为了保证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成立年鉴编委会
《湖北建设年鉴》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一)主编、副主编由厅领导担任;
(二)编委由厅机关各处处长、市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厅直单位负责人、大型企事业负责人等担任;
(三)编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厅信息中心;
(四)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各市、州建设系统相关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撰稿工作。
二、编辑指导思想
《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编纂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建设厅的中心工作,突出行业特征和地方特色,全面、完整地记述2007年度全省各地建设系统的基本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充分反映全省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宣传服务工作。
三、篇目设置及撰稿单位
建设综述(12.5万字)
1、城市规划(1万字)(城市规划处)
2、建筑管理(1万字)(建筑管理处)
3、工程建设(1万字)(建筑管理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4、勘察设计(1万字)(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5、建设科技与节能(1万字)(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6、村镇建设(1万字)(村镇建设处)
7、城市建设(1.5万字)(城市建设处)
8、住宅与房地产(1万字)(住宅与房地产业处)
9、住房保障(1万字)(房改办)
10、住房公积金监管(1万字)(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处)
11、建设教育(0.5万字)(人事教育处)
12、建设人物(1万字)(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有突出贡献者;
社会影响较大人物。
烈士、英雄模范,受国家和省、部级表彰的先进人物、劳模;
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两院院士及国家级研究院院士。
13、廉政建设(0.5万字)(监察室)
14、建设法制(0.5万字)(政策法规处)
15、文明创建(0.5万字)(机关党委)
(二)市州概况(23万字)(各地可酌情增减)
1、武汉: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2.5万字
2、黄石: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3、襄樊: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4、荆州: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5、宜昌: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6、十堰: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7、孝感: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8、荆门: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9、鄂州: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10、黄冈: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11、随州: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12、恩施: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5万字
13、仙桃: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万字
14、潜江: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万字
15、天门: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万字
16、神农架:
内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与住房保障、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建设法制、建设科技、建设教育。
篇幅:1万字
(三)文献(10万字)(办公室)
领导讲话、法律法规。
(四)行业协会(2万)(各协会)
(五)统计资料(10万字)(计划财务处及有关处室)
(六)建设大事记(1万字)(办公室)
四、编纂工作要求
(一)《湖北建设年鉴》是一部时效性很强和具有年度公报性质的建设系统年刊,是记录我省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宣传湖北的重要文化产品。因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年鉴的撰稿工作,根据编纂篇目要求,认真落实编写任务。撰稿工作应安排思想和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文笔好的人员担任,确保撰稿组稿工作不因人员变动而受到影响。
(二)编纂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收集资料要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撰写文稿要注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全局,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上一年度湖北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建设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新成就、新特点、新问题。
(三)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全书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杜绝政治性差错,把好编写关,做到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坚持分管领导审稿制度,上报文稿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意。本年鉴文字总量控制在60万字左右。全部截稿时间为2008年4月31日。
附件2:
《湖北建设年鉴(2007卷)》
各编辑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
| ||||
推荐年鉴编委会委员(市州建设部门)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年鉴编辑分管领导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负责编辑的科室 |
|
电话 |
| ||
编辑负责人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撰 稿 人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
职务 (职称) |
|
电话 |
| |
编辑科室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填表单位意见 (盖章) |
200 年 月 日 |
(此表由各市、州、林区建委(建设局)及系统各有关单位填报,并于2008年3月10日报厅办公室或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