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十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有了“阳光底线”

2013-06-1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市规划局升级改版“红线图”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有了“阳光底线”

    如何判断建设工程的合法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无疑是最具分量的一大准绳。

  据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该证是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是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是建设活动中接受监督检查时的法定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有着“红线图”之称,是规划实施的法定图则,是规划管理的惟一法定依据。

  今年以来,市规划局从四个方面升级改版“红线图”,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有了“阳光底线”。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项目“红线图”出现纰漏,市规划局建立健全规划审批责任制,从地形测绘到规划编制、勘察等各个环节锁定责任,实施终身负责。

  终身负责的好处在于可以极大地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确保相关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规划审批。如果项目规划出现问题,这一制度可以起到极佳的追根溯源作用。

  底线是体育赛事中经常被提及的名词,现在这一词汇被市规划部门灵活运用到“红线图”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底线”标准。

  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该局力争不出一张不符合标准的规划图。同时,从狠抓“红线图”质量入手,提高制图标准、规范制图格式。

  除此之外,市规划部门还将红线图由普通纸打印更改为硫酸纸晒制“蓝图”,各环节责任人签名,并加盖审批章方为有效。

  配套公建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市规划部门在这方面积极作为。“红线图”平面绘制阶段,除了常规的建筑定位外,规划设计人员对配套市政公建、农贸超市、物业用房、垃圾中转站、居民活动场所、幼儿园、配电房、警务用房、消防控制室、室外照明等配套设施全部予以标注,同时将小区道路指标、小区出入口、停车位、容积率、绿地率、公租房等规划细节列入标注范畴。透过“红线图”,配套公建的功能、建设位置、面积等一览无余,居民可依法监督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事无巨细,规划工作同样无小事,市规划部门正是以这样的姿态积极为群众着想。

  为什么要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升级改版?据介绍,通过对“红线图”升级改版,能够使项目批后管理、竣工核实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市规划局局长高玉成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 ‘阳光规划’让百姓更满意,让十堰更亮丽。”(黄君霄)

来源:十堰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