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仙桃正文

仙桃:市住建委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纪实

2018-04-0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清波绿水还复来
――仙桃市住建委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纪实

  本网讯 诗经有云: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古老的沔阳大地,因水而生、因水而名。人们爱水、治水、兴水。水,浇筑起这座城市全部的历史与人文景观,孕育出它特有的城市魅力。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不足带来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也成为人们心中难言之痛。

  让水清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战斗姿态,向突出环境问题宣战。由市住建委牵头,全域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统筹治理生活污水,为乡村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企合作携手共赢
    引进PPP模式谋求新发展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资金和技术是关键。仙桃市加强政企合作,采用PPP模式,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通过公开招标,武汉三镇实业、北京碧水源两大环保企业中标,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两大环保企业强强联合,与市政公司共同组建仙桃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运作乡镇污水处理PPP项目。

  仙桃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新建12座污水处理厂,还托管了彭场镇、三伏潭镇、张沟镇南、沔城回族镇、杨林尾镇等地原有的污水处理厂,待设备整改和管网建设完成后,进行正式接管。直到30年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17座污水处理厂依法依规无偿移交给仙桃市政府指定机构。

  PPP模式的成功引进,不仅解决了项目资金瓶颈问题,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确保项目尽早开工、顺利建设、如期完工,成立了由副市长唐雷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项目建设进程,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项目立项后,由市住建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严格把关规划、选址、环评、稳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图纸审查、施工招标等各个环节,按照程序执行方案编制、申报、审批,力促前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组织成立项目专班,协调各乡镇“三通一平”具体事宜,参与建设过程中重要事项,帮助项目公司完善各项手续。

  2017年9月,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全面开工,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建,真正实现了“厂网同步建设”。

  严把关口稳控保质
    打造污水处理精品工程

  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乡镇污水治理成效。市住建委按照质效兼取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域统筹,齐抓共管,严格把关重大环节,全程稳控保质保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点多面广、遍地开花”的特点,市住建委建立健全项目保障、指导、考核等一系列管理体系,营造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我们成立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各司其责,对口做好统筹协调、政策倾斜、财力支持及人力保障和矛盾协调等工作,逐渐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管理格局。”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项目专班采用“分片管理、突出重点”的模式,按地理位置划分项目片区,每片区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成立污水处理专班到现场驻点,对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市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除日常的例行巡查外,还全程参与验槽、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等关键工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住建委将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融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始终,以施工的精准度赢得管网建设高品质。

  规划管网布局时,统筹兼顾雨污水分流方案,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运用无人机航拍和人工测绘完善管网布局,科学规划管网布局,确保工程质量。

  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监管难点在于隐蔽性工程。市住建委严把材料审核、验收审核环节,从严防范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

  针对重要的材料、设备,组织财政、审计、水务、监理、施工等单位成立专班,现场实地考查,确保施工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正规招标程序,确定材料、设备供应商。同时,定期、不定期对进入现场的材料随机抽样送检,两次不达标的厂商将失去供货商资格。截至目前,共清退不达标管材3批次,调整设备供应商1家。

  在验收环节,采取分部分项验收制度,坚持“验收一批,达标一批,计量一批”原则,加强工序验收。对于验收不达标的工程,一律返工整改,否则不予计量,消除施工企业侥幸心理。

  项目建设,安全至上。市住建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报监理审批后,方可施工。针对危大工程,执行专家论证制度,并由专班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评比,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共组织专家论证1次,安全生产巡查6次,全部工程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唯有匠心,不负光阴。建好乡镇污水处理厂关乎民生福祉,市住建委以工匠精神打造良心精品,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督察组审查了郑场镇污水处理项目相关资料,认为项目前期资料真实、完备,高度肯定了项目前期工作。

  当月,省住建厅厅长李昌海在仙桃调研期间,对正在试运行的张沟镇新建污水处理厂给予了高度评价。

  之后不久,副省长曹广晶来仙调研,查看了正在开工建设的胡场镇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提出了“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殷切期望。

  至此,全市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按照既定轨道,迈出了稳健步伐。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重点工程进展如火如荼

  仙桃市地下水丰富,淤泥深厚,流砂较多,对管网施工增加了一定难度。市住建委结合地理特征和工作实际,克服重重困难,着力推动工程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所处的地形地质差异,直接影响施工工艺的差异。“我们坚持工程建设会签制,污水专班、乡镇负责人、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五方会签”,确保工程工艺合理、合规、合适,从源头确保了工程质量。”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特别是在确定管网引至污水厂的路由时,根据镇区的地形地貌及原有管线,结合远景规划,由各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出具施工图;对于存在技术问题的管网,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变更手续。

  雨污水管网工程是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的一个重点,目前还没有接户管设计方案。技术人员在充分考察研究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制定分类收集、统一接管的入户管方案。将居民房屋出水口分为两类出水口,并结合实际变更管道管材,有效解决了开挖面狭窄、施工周期长的矛盾,加速工程建设进展。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市住建委的统筹谋划下,全市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按下“快进键”。截至目前,12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其中,陈场、张沟两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正处于试运行阶段,未出现因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工程运行或建设进展的情况。

  陈场、张沟两厂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当地污水处理设施的空白,随着配套管网设施的逐步完善,镇区生活污水将得到有效收集处理,也为实现乡镇污水全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预计到2018年9月,新建的17座污水处理厂将全部达到通水条件,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市乡镇污水总处理规模达到5万吨/天,配套雨污管网405千米,经处理后水质达到I级A标准,极大提升城乡污水处理效能,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建设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还开展村级污水处理站建设试点工程。

  地处通顺河上游的毛嘴镇深江村和古垸村作为污水处理站建设先期试点村。采取“两村三站”的模式分别在深江村西湾、东湾和古垸村建设三座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规划铺设管网15公里。目前,主体结构基本完工,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已完成6.2公里,其中毛嘴镇深江村西湾处理站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试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风物长宜放眼量,正是扬帆万里时。曾经“环境脏乱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将成为历史,半城葱绿、半城碧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在绿色崛起,建设水乡田园城市的大幕下,把希望与美好留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