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楼市顺势发展正当时
今年年初,为了应对当前楼市现状,襄阳房管部门组织了多个活动,为襄阳楼市把脉。其中4月份举办了“把脉襄阳楼市”主题沙龙活动,对于客观认识当前襄阳房地产业现状,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树立对襄阳楼市健康发展的信心,促进襄阳房地产市场更加稳健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繁荣代表的是襄阳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商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一个个商业中心的崛起改变和引领城市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
楼市现状:供求平衡 库存量合理
2013年,襄阳市区新增商品住房供应329.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84%;新增商品住房成交面积202.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41%,去化率达到61.4%。
“商业地产方面,开发商自持物业是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商品房市场上,应不考虑商业营业用房的因素。”湖北华凯集团董事长闫有海这样认为。
在“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城镇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两改两迁火热进行。与城区品质住宅相辉映,城郊大批专业市场升级产品,将使城市形成良好的新型商贸格局,投资居住两相宜的城市环境,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成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为商品房市场带来大量的刚需人群,从而支撑供应量的提高,保证库存量的消化。在襄阳投资的武汉本色地产顾问董事长胡俊表示,春节之后旗下几大项目普鑫·上东郡、天润·坐标城、广锦·乐居广场等销量可观,单项目平均每日成交3至4套,最高单项目单日成交达8套,胡俊认为,当前襄阳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的局面仍然会延续。
智慧融合:楼市体系转型升级
近年来,按照建设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承担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襄阳市“都心”要求,东津新区以省级战略进行定位,搭建城市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链的聚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全面提升东津新区的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成为产业襄阳的战略新支点。
如今,襄阳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集中式商业地产由于荟萃了众多的商业品牌和形态,购物环境舒适,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一站式”购物消费,再加上迎合了大众对于时尚与潮流的追逐,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襄阳商业的迅猛发展。
当前,襄阳的70后是改善型居住的主力军,而80后在面对结婚等刚性需求时,也不得不将买房提上日程。在襄阳市场上推出满足首次置业、首次改善型置业等刚性需求的房源仍然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诉求。
民发集团副总经理黄作滨认为,2014年仍然是一个稳中有升的理性市场。未来,襄阳房地产的开发将不再是单一的住宅或者简单的商住一体模式,产品形态将愈加丰富。如以“君临山”和“白云雅轩”为代表的高端住宅项目越来越多,志强集团斥巨资强力打造了唐朝影视文化名片,雅可新天地竭力唤起人们对老樊城的回忆,中华紫薇苑更是为其商品房配套了一个巨大的园林。
目前,单个项目销量前十强的总量占到了襄阳市商品房全年销量的43.53%,襄阳楼市的品牌效应愈来愈明显。民发、中房等一线房企,企业实力、品牌信誉逐渐扩大和提升,呈现出一种强者更强的现象。随着品牌效应影响的加大,一些小型房企将逐步陷入困境,进而被洗牌,最终淡出襄阳房产界,届时襄阳房地产行业将更加规范,市民购房也将更加放心。
专家把脉:楼市处于良性可控阶段
今年4月上旬,受邀请来襄阳的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与机遇高峰论坛”上表示,就全国而言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但不会出现崩盘。环比下降是属于“高位回落”,这是一种市场的回归,“城市群”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针对襄阳楼市,胡志刚认为,襄阳楼市还是比较良性的,处于可控制的阶段。
胡志刚认为,襄阳总人口500万,市区人口150万,城镇化发展人口流动大,刚性需求还是很旺盛的,相比部分烂尾楼随处可见的城市,襄阳楼市还是比较健康的、理性的。
他提出,在当前楼市情况下,襄阳楼市要继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房地产企业,需要调整房地产产业结构;作为政府方面,也需要大力扶持;在银行方面,需要在金融政策上,适度放开,扶持开发商,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此外,全国房地产需要转轨和转型,襄阳房地产更是面临着房地产创新转型发展的压力与机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在发展中找自己的魂。襄阳生态环境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植入房地产,做自己的建筑,从而培育房地产市场新的需求,带动其他行业的需求,扬长补短,在错位中发展。
找准定位,注重发展产业。襄阳有着秀丽的山水文化,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引领吸纳人口,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项目。
工业园区开“负面清单”。所谓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可以学习上海自贸区,把影响园区发展的产业和方面清除出去,轻装上阵。
多方行动:维护襄阳城市形象
襄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建设情况,努力为本地房地产行业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襄阳市委、市政府每年第一季度都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向社会公开发布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目标,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正确轨道。
襄阳市根据国家房地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已建立了从市场主体、土地取得、规划设计、建筑安装、房屋销售、信息发布、预警预报、金融支持与监管、税务征收等一整套完备的房地产市场管理制度体系,对促进市场繁荣、防范市场风险提供了法律保障。
襄阳市房地产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承担了楼市的宏观决策和管理,国土、规划、城建、金融、工商、税务、房管、公安等十几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为开发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并对其经营行为依法监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今年3月28日,由襄阳市政府主办的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银企洽谈会在南湖宾馆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在会上,业主代表表达了对改善住房的热切期盼,开发企业代表畅谈了行业发展规划,驻市所有商业银行为助力新型城镇化推出了一批支持政策,并现场为筑梦·衡庄园等11个项目授信34.4亿元。
去年4月23日,诚信经营、责任地产,地税大讲堂走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襄阳市地税局局长黎国平、副局长包德刚率领各分局局长面对面与30家开发企业纳税大户的负责人交流,并为200多名开发企业财务和经济分析人员讲解国家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营。
去年5月29日,第六届房地产企业家沙龙的主题是“房价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的消费”,襄阳市物价局局长周海涛率领市区各分局局长走进企业、走向基层,为50家房企代表和媒体讲解“房价一价清”的政策,目的是政府希望用清晰的政策,让企业诚信经营、市民明白消费,切实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月月有活动,天天有新闻,楼市传递着正能量,和谐地产、责任地产已经植入襄阳房地产的机体。
襄阳市委、市政府对房地产加强管理,本地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遵从市场规律,理性发展合法经营,使得襄阳房地产行业发展态势一直处于良好健康局面,为襄阳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襄阳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襄阳楼市“双放心(买放心房,放心买房)”十余年的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侯红丽、孙建勇、黄作滨)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