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灾后重建规划要充分吸取民众智慧

2008-05-26 10:10:31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次会议指出,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做好规划。灾后重建规划组由发展改革委、四川省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要在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地质地理条件评估和建设项目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方案,争取三个月内完成。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也将提上日程。怎样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笔者认为,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地质地理条件评估和建设项目科学选址同时,还应广泛征求民意,最大限度地吸取民众的智慧。

灾后重建规划争取三个月完成的时间表上,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将规划草案公布于众,首先要广泛听取受灾地区群众及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意见。让他们就重建规划总体方案包括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等规划,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毕竟他们对当地情况最了解,将来也是他们要在重建的地方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因此,他们的意见往往也最切合实际。

其次,还应通过向全国发布重建规划,让全国人民对这个重建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和设想。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因此,他们关注灾后重建工作也是很自然的。再说,聚集全国人民的智慧,这对灾后重建规划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现在网络信息都很发达,这使得无论是征求意见还是归纳意见,都是一件具体可行的事。

在灾后重建的规划上,当前民众最为关注的是,一是建筑设施要提高防震、抗震能力,要严防“豆腐渣工程”。二是农村房屋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要坚持便民、利民,符合农业生产的居家要求,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切忌花架子式的“面子工程”。三是灾后重建资金要完全透明运作,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灾后重建的权力,防止在灾后重建问题上可能出现各种腐败问题。

灾后重建规划理应体现民众之所想、民众之所呼。我们相信,灾后重建规划只要充分吸取民众智慧,在不久的将来,震后的废墟上一定会建起一座人民满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家园。(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