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保康:采取得力措施 应对供水危机

2013-03-22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近日来,保康县由于持续干旱少雨,造成水压过低、水量过小、水质浑浊,部分地段甚至无水可供,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群众意见较大。县住建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责成供水总公司积极应对,采取挖渠围堰增加水源、循环重复泵水等措施,全力应对供水危机,排解了供水矛盾。
    
    张世伟就城区供水问题开展现场办公

    针对目前保康城区部分地段出现的供水不足、水质浑浊问题,3月14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伟带领县政府办、住建局、水务局、环保局、交通局、供水总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当前城区供水问题,安排部署城区供水工作。

    张世伟一行先后对清溪河孙家湾电站一侧、橡皮坝一道坝、封垠岩水厂一侧等河道进行了实地查看。张世伟当场要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督促施工单位马上采取得力措施,避免造成清溪河水质浑浊,并亲自打电话联系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要求他们尽量避开河道作业,避免河水大面积浑浊。在封垠岩水厂,张世伟还察看了水厂值班室、水泵房、加氯间、沉淀池的运行情况,详细察看供水流程、设备运转和供水情况等。

    随后,张世伟来到封垠岩村一组村民吴德贵家中,现场查看自来水水质情况。当发现供水流量小、水质浑浊的现象时,张世伟诚恳地对吴德贵说:“这是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反映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供水量小、水质浑浊,也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尽最大力量尽快治理好城区供水问题,也请大家相信我们,理解我们。”张世伟又转身对随行的部门负责人说:“这样的水让群众怎么放心用,一定要解决好城区供水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用上干净水、放心水。”

    现场视察结束后,张世伟在县住建局四楼会议室主持召开紧急协调会,听取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张世伟指出,从去年8月份以来,保康已经200多天没有大的降雨,当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直接威胁到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张世伟强调,城市供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尽快解决好城区居民用水质量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重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致力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对老百姓反映出的生活用水“一浑浊、二水量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立即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全县人民饮水安全。

    张世伟要求,县住建局、供水公司要想尽千方百计保证优质水源供应;县水务部门要在不影响橡胶坝施工的前提下,加大金盘洞水库水量调节供应,同时要成立水务专班,对水源地上游采砂和洗矿等不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并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县交通部门要对孙家湾段河流进行管理,架设便道避免群众直接在河道通行,对导致源水浑浊、沉淀黄泥细浆的高速公路、橡胶坝等重点工程,要加强与施工方的协调力度,做到文明施工,确保河水清澈;县政府办要组织专题调研,查找和分析导致清溪河上游水质浑浊的深层次原因,拿出科学的治理和管控措施,为相关部门标本兼治、解决问题提供前提;县政府督办室要加强督办,督促相关部门尽快综合治理,确保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艳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海梅,县政协副主席陶婕,县政府办主任姜立华陪同参加现场办公,并就解决县城供水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该县城区供水基本情况

    保康城区现有饮用水厂5座,主要包括段家湾、封银岩2座地下井水厂,东沟、三溪沟、云溪沟3座地表水厂。5座水厂日正常制水量8000 m3,干旱时期日制水量下降到6000 m3,而城区日供水需求量最低为8000 m3。供水覆盖南至封银岩,北至三桥,服务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6.5万人。

    近年来,随着该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区用水量急剧增长,城区饮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时逢旱情加剧,仅有的源水又遭受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影响,水源紧缺,城区供水形势异常严峻。
    
    城区供水不足、水质浑浊的原因

    供水不足的原因:长期少雨干旱造成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城区三座地表水厂枯竭断流严重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现有供水量远小于需求量,实际用水量为8000方,而现在每天供水量仅为6000方;城区新增用户不断增加,而水源水逐渐减少;长期干旱周边乡镇缺水,大量的农用车和抗旱车经常在城区消防栓取水。

    水质浑浊的原因:城区现役、仅能使用的封银岩、段家湾水厂,其水源的唯一来源地清溪河,从封银岩上游数公里范围内有包括橡胶坝、高速公路在内的数个重点工程项目正在施工,河道采砂作业频繁,造成泥浆沿清溪河自上而下污染河水,给2座地下水厂带来直接水污染。特别是封银岩水厂距离上游施工工地不足1公里,污染严重,造成源水浑浊、沉淀黄泥细浆,清溪路、新街等区域居民近2.7万人用水出现安全隐患。
    
    应对供水危机的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实行开源节流。先后投入资金12.9万元,在清溪河河道中围堰4900多立方,1000多米,提高地下水位;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更换大型电动泵机,采用机电设备循环式三级重复泵水,不计成本加大水厂出水量;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三座枯竭的地表水厂尽量蓄水作为补充;对城区用水进行历时4个月的拉网式大排查,对 “跑、冒、滴、漏” 管网及时进行维护。

    (二)兴建过滤水池,实行多次消毒。为确保水质合格达标,在清溪河道开挖拦筑7道细沙过滤渠,在封银岩水厂场区开挖长12米、宽4米、深4米的过滤池,将河水实行7道细沙底层过滤。经过场区滤池过滤后,引入地下深井,投入大量活性炭实行多次过滤,再采用液氯分别投入到过滤池和井内进行消毒处理,延长出厂水的反应时间,提高药剂和净水的混合度,促使消毒剂余量合格。

    (三)加强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实行三级水质检测,即班组自检、水厂化验员监测和委托县卫生监督检测中心抽检的三级检测体系。各水厂化验员在业务上接受县卫生监督检测中心的指导和监督。去年入冬以来,水质监测人员深入到用户取水,提取水样由县卫生监督局、市水质监测中心逐级监测,监测结果除色度不合格其它均达标。

    (四)加大协调力度,实行部门联动。为保障供水安全,供水总公司积极主支向环保部门投诉水厂上游采砂单位、施工单位(含高速路),请求对施工项目环境“三同时”管理,禁止污染清溪河流。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制作《关注》专题节目及多期相关供水、节水节目,通过媒体向市民答疑解惑,号召市民节约用水。
    
    解决供水问题的建议

    城市供水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到县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影响到县委、县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充分认识城区供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供水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增强供水能力,切实保障供水安全。

    (一)加快金盘洞水厂建设进度。金盘洞饮用水工程是一项浩大的民心工程。工程规模近期(2020年)供水为4.55万m3/d,远期(2030年)供水为6.3万m3/d。金盘洞水厂建设从2008年3月开始至今已达5年之久,至今不能投产。住建局主要领导于2011年6月将金盘洞水厂工程施工图纸报送到襄阳市水务集团,请专家论证,针对水厂建设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隐患、供水止流、水厂防火补救等问题提出了13条宝贵意见,并与2011年6月16日将审查意见及时反馈到金盘洞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事隔一年半,至今未整改。当务之急,要切实加快金盘洞水厂建设,加快工程进度,加强质量监管,早日投产运行,解决供水危机,让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二)加大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力度。目前城区供水主干管长度(管径DN100以上),已敷设32公里。保康地势特殊,用水地区分散,管网覆盖面积小,现状供水管网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供水安全性差。由于条件限制和资金不足,实际只改造了新街、东沟路、清溪路、一桥头景观带至紫薇桥头共15公里的供水管网,而金桥公司到银帝酒楼河堤景观段581米主供水管道、城南北路、河西路、光千路、西后街、东街、夹堤巷等大部分管道都没有改造。这些管道都是80年代敷设的铸铁管,已使用20多年时间,管材老化,易爆管,管网漏失,内部锈蚀严重,既影响供水水质,也降低了供水安全性,更不能与金盘洞水厂巨大的水压相匹配,目前急需加大加快管网建设改造力度。

    (三)节约公益用水,城区洒水采用河水直取。除居民正常饮用水外,公益事业用水在无形中消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全县公益事业用水涉及到县城的9座公厕、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及消防,加之环卫洒水车的大量用水,每天需要用水量2009吨,其中:公厕用水量1750吨/天、园林绿化用水量35吨/天、市政工程用水量17吨/天、消防用水量7吨/天、环卫洒水车用水量200吨/天。公益事业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益事业用水不计量、不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给原本水源不足、供不应求的供水现状,带来直接的水消耗,人为增大了供水企业的困难。在市民饮用水不能保证的前提下,提倡公益事业节约用水,采用清溪河直取用水和污水净化后循环用水,降低成本。

    (四)对城区供水实行国有经营、政府监管。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供水经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区群众的饮水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必须优先规划、长远建设、严格管理、优质服务。水资源是国家的特殊资源,应当实施公共、民主、透明的管理予以保障,并依法加以约束。水资源的经营管理只能由公共服务部门来保障,特殊资源不能由私人企业业主负责垄断经营。因为水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问题,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肩负为民负责的重任,国家法律法规也未有明确的政策让私人企业经营水资源的公共服务。无数事实证明,私人经营城市供水主要以盈利为目的,考虑的是成本核算,而在水价、水质和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监管显得有些乏力。南漳县供水经营权于2002年9月以1158万元的价格卖给浙江蒲峰集团,浙商经营后,水质和服务质量越来越差,投诉政府越来越多,政治影响无力挽回,市民怨声四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先后曝光两次。南漳政府无奈以2200多万元翻一番的价格,几经周折又买回供水经营权;神农架林区自来水也是低价卖给私人经营后又高价收回。我们保康应吸取教训,避免将公共水资源交由私人企业经营后带来的政府政令不通、群众怨声四起、生活用水困难等社会性的灾难,从而确保供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五)金盘洞供水必须按规范验收。金盘洞水厂建设全面竣工后,由业主提出书面申请,申报建设竣工验收原始资料,由水务、卫生、环保、规划、住建、质检局、中南院、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等部门依据行业验收标准和规范,对工程逐一检查验收。工程和设施及水质合格后,出具文字验收报告,新的供水企业管理机构和生产人员的管理服务体系到位后,方可向城区供水。(来源:保康县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