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石正文

黄石:根治青山湖淤泥排污两大“心病”

2015-04-03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根治淤泥排污两大“心病”
——聚焦青山湖综合治理系列报道之二

  1981年,省政府批准了我市关于青山湖综合治理的工程计划,总投资为792万元。但因为资金原因,这个计划“无疾而终”。

  2003年,市政府投资270万元,对青山湖进行湖内清淤、沿湖绿化、美化和护坡建设工程。

  2007年,黄石对青山湖1号湖实施大换水工程。同年,《青山湖地区综合治理规划》跃然纸上,欲将青山湖打造成黄石版“秦淮河”。然而,因为诸多原因,青山湖综合治理和建设开发再度搁浅。

  2012年,市政府投资2100万元,再次启动青山湖清淤工程,最终成了一场“整治突击行动”。

  青山湖污染了30年,黄石也下大力气治理了30年,但无论怎样整治,青山湖始终在“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怪圈中来回打转。

  原因何在?值得我们深思!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相关专家指出,清淤和截污一直是青山湖综合治理的“心病”。

  家住谭家桥的居民胡女士常抱怨说:“谭家桥附近总是堆满了垃圾,沿岸还有居民种的菜地。每天出行都要避着走,湖边那阵阵恶臭把一天的好心情都给熏走了。”

  而青山湖沿线的居民告诉记者,4号湖靠沈家营地段一直有一段被渔网包围的湖面在养鱼。“如果清淤泥后,水里没有了肥,养鱼的人恐怕又要向水里投肥。”这位居民称,他经常看到湖边有浮起的死鱼,尤其是夏天,臭不可闻。而如果水里继续养鱼,水质仍然得不到改善。

  对此,市水利局水保水资源科副科长周琼称,近些年来接到过市民关于有人向磁湖、青山湖投肥、撒粪的投诉,但因其行为隐蔽,在日常巡查确实难以发现。水利部门对于青山湖不能养鱼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提倡生态养殖。她称,如果在青山湖清淤后仍进行人工养殖,势必造成水的再次富营养化。

  也有居民对3号湖多年来种植莲藕提出质疑。几年前,我市在青山湖3号湖栽种了荷花,成为每年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中这片难得的荷塘景观是否还会再现?对此周琼称,每年藕的腐烂,也是造成富营养化和增加淤泥层的原因。对3号湖进行清淤时,会在4个角保留一定淤泥,种一些不同品种的观赏莲,以兼顾周围居民的呼声,并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同时,严重的水污染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3月31日,黄石港区环保局副局长刘敬业带领记者到青山湖沿线查看排污口情况,除了周边生活污水和企事业单位的污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进入湖中外,还有种菜、养鱼、游船等产生的污水也是多年来不断增长的污染源。数据显示,沿青山湖共有餐饮、住宿、汽车美容等各类经营性排污企业126家。在30个直入湖中的排污口中,目前青山湾的一个城中村和青山老年公寓的截污工程已经动工,其余28个排污口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

  “截污—清淤—水质改善是一条水生态修复的必经路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将淤泥和排污两大‘心病’根治。”市水利水产局亚行办工程技术部部长张建春说,截污和清淤已经开始,下一步将进行管网的同步建设,断除进入青山湖的污染源。(吴高斌、霍群珍)

来源:黄石日报